來到三月了。說實在的,與三月的節日相關的資料,算是相當少的。今天的主角—國際婦女節是一個與兩性平等有關的日子。我這個人對於與平等的人權相關的日子是比較有興趣而且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的。所以我們就來講述國際婦女節吧!
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因為勞工並不向現代有各種法規保護,衍生了低薪超時工作、虐待勞工等等事情。所以引發了各種罷工的活動。
1857年的3月8日,紐約的製衣工人、紡織女工因為惡劣的工作環境與低薪而走上街頭。雖然最後因為警察的驅離,而導致抗議的人群必須解散。但這次的抗議行動導致了2年後所成立的第一個工會。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爭活動進行。到了1908年,有超過1萬5簽名的婦女走上紐約的街頭。以象徵經濟與生活質量的「玫瑰加麵包」為口號,要求縮短工時、更優渥的待遇以及選舉權。在1909年的2月28日,人們首次慶祝了婦女節。當時美國社會黨號召在2月的最後一個週日舉行紀念活動。直到一次大戰爆發前的1913年,每年都有紀念活動。
1910年,第二國際(註1)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了首度的國際婦女會議。會議中,德國知名的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提議設定一天為國際婦女節。1911年3月19日,歐洲數個國家超過百萬人慶祝了國際婦女節。
隨著歐陸的情勢越來越緊張,1913年的3月8日,歐洲的婦女們走上街頭,透過和平的方式表達反對戰爭的情緒。但歐洲各國數十年的恩怨依舊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引爆了。
到了歐戰進入膠著狀況的1917年。俄國發生了二月革命(註2),當時俄國的婦女於3月8日舉行了罷工活動,希望得到「麵包與和平」。4天之後,俄羅斯帝國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俄國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同一年發生十月革命(註3)之後,布爾什維克中的女權活動家亞歷山德拉.科倫泰說服了列寧將每年的3月8日設為法定假日。自此之後的蘇聯時期,每年都會在這一天紀念「英雄的婦女工作者」。而在民眾心中,這個原本帶有政治色彩的節日,就慢慢變成了像是母親節或是情人節這樣可以對女性表達愛意和敬意的節日了。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3月8日依舊是他們的法定假日,在這一天男性會送禮物給女性來祝賀這個節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二零三零年代,歐洲依然是有紀念活動。之後的數十年間,可能因為二次大戰爆發以及冷戰的緣故而停止。直到六零年代,女權運動興起,紀念活動才逐漸回復過來。
聯合國於1975年的國際婦女年開始,在每年的3月8日舉辦國際婦女節的慶祝活動。1995年在北京舉辦的聯合國大會中,189個國家簽署了《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目的是為了爭取男女平權,並賦予婦女和女童權利,讓她們有參與社會上各個領域的機會。以及消除婦女在公領域以及私領域中的障礙。要求政府和國際組織、機構等通力合作,注重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源,保證該國能夠大力促進婦女權益的進步。
在《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簽署之後。很多的女童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因生育而過世的婦女也大幅的減少。在各國的政府機關、企業以及各種國際組織擔任領頭工作的婦女也不在少數。即使是這樣,某些地區或長年武裝衝突的地方婦女的權益依舊是沒有受到保障,仍然是相當的弱勢。而某些和平的地區仍舊有社會歧視、家庭暴力等等問題,這些是我們必須想辦法去解決的。
我們把焦點移回台灣。台灣的婦女節原先是有放假的,但是後來因為要讓家長能照顧放假的兒童,便把婦女節和兒童節的假期定在4月4日這一天,讓大家一起放假,所以4月4日又稱作是婦幼節。
如今我們生長在男女平等的台灣,可以說是很幸福的。男女生之間有平等受教育、找工作的權利,即使台灣還是有些人心裡還有歧視別人的心態,但這是相當不可取的。我希望大家看完我的文章後可以去尊重別人,不管是對同性、異性,第三性。更希望全世界的人們都能有平等生存、受教育以及工作的權利。今天的文章自此結束,謝謝各位圍觀。拖這麼久才把三月的文章放上來,先跟大家說聲抱歉,因為實在太懶,而且又和朋友玩LOL和其他各種遊戲,所以不知不覺就拖了那麼久,近期我也會把4月、5月的文章想辦法生出來,敬請期待。
註(2)(3):在俄國,用的歷法和現今大家用的不同,有點像是我們的農曆和國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