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不要基改 要全面復耕黃豆

    發表時間:
    作者: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行政院準備修改基改相關法律,透過科技會報表示要鼓勵國內基改研究與生產,搶攻國際市場。此消息一出,義美高志明總經理批評為錯誤的政策,引起廣大的回響。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隨之發起網路活動,建議民眾「一人一通電話要求縣市長拒絕開放農地做基改實驗區」。

    主婦聯盟在內的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早在2008年就開始鼓勵農民,將來即使政府開放生產基改作物,也要拒絕種植,迄今已有528戶農家宣誓加入。無基改運動在歐洲、日、韓等地更早於台灣,雖然歐盟規定不得禁種基改,然而目前仍有169個區域、4,713個地方政府以及31,357農家宣告為無基改農區,顯現公民反對基改作物的積極態度。

    雖然政院針對高總的呼籲提出「目的在管理,而非推廣」的澄清,然而基於未雨綢繆的理由,建議各縣市長記取美國基改汙染常造成農產品外銷受阻的前車之鑑,援用歐洲地方行動之例,透過地方自治條例禁止境內種植基改作物,避免萬一將來開放種植後所必然發生的汙染事件。

    實際上無基改推動聯盟在去年九合一選舉時也提出非基改校園午餐的訴求,要求各地方級候選人簽名。選舉日前獲得166位候選人簽署,其中包括23位縣市長在內計有81位當選,未簽者在當選後補簽的也大有人在。目前除了苗栗、花蓮和台東外,其餘的地方首長都已答應推動無基改營養午餐。地方民選政府積極反映選民的訴求,其照顧學童健康的用心,在這裡已經透露了一些端倪。

    為什麼要先從兒童做起?基改食品雖然經過政府的把關,基本上對一般人較無短期的影響,然而還是有三種人需要注意,即發育種的學童、容易發生過敏的人、以及素食者。實際上國人吃下基改黃豆的情形遠比亞洲其他國家人民要高很多。日、韓、中國雖然也進口許多基改黃豆當沙拉油原料以及飼料,但人吃的由國內自行種植,不夠的才進口食品級非基改豆補充。然而我國人吃下的除了一成是進口的食品級非基改豆外,全都是選自油料以及飼料用大宗基改黃豆,品質實在是無法與食品級者相比擬。

    所幸越來越多消費者對基改食品已提高警覺。立法院在林淑芬、尤美女與田秋堇3位委員的努力問政下,特別是田委員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法時的堅持,總算將基改食品的管理納入法律,所有基改食品皆須標示,讓消費者有所選擇。然而食藥署對於傳統市場賣散裝基改板豆腐的標示,準備要延到107年才要要求實施,這實在太過遲緩。

    目前選用非基改黃豆製品的風氣逐漸興起,在消費者意願的驅使下,不少業者也紛紛掛起非基改招牌或廣告,其中是否有不實廣告,有待食藥署認真查核。另一方面,消費者還帶動了國內黃豆的種植。我國過去曾有6萬公頃的黃豆種植紀錄,若能短期內全面恢復,不但讓國人享受新鮮採收的優質食材,還能夠促進農村產業的復興。因此我們要求農委會提出黃豆全面復耕的詳細計畫,而這也才是行政院應該推行的「正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