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丹大野動棲息環境是台灣的心臟,那麼這個心臟有多強韌呢?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與生態紀錄片導演劉燕明合作,連續3年,有如為台灣健診般紀錄丹大的生物多樣性,二部曲紀錄繽紛鳥類,7種猛禽一片到位,證明台灣豐盛生命力。
丹大是台灣面積最大的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涵蓋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與花蓮縣秀林鄉、萬榮鄉。為避免區內的棲地遭受濫墾濫伐、獵捕壓力、提供野生動植物完整的棲息空間及落實「中央山脈生態廊道」的理想,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00年2月25日依《野生動物保護法》公告設立「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丹大位處台灣的心臟地帶、也是濁水溪的源頭,海拔範圍可從521公尺陡升至3,619公尺,孕育台灣森林生態系,當淺山生態系一片哀鴻之際,丹大保留了森林生態系基因庫,熊鷹與林鵰在此交會,由沒有羽飾文化的布農人守護;保留了高海拔求生的雪山草蜥、菊池氏龜殼花、孓遺物種阿里山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玉山杜鵑、阿里山龍膽、黑斑龍膽、野薄荷、馬先蕎、纈草等珍貴物種棲身之地。
守護台灣心臟地帶的當屬布農族人,隨著布農歲時流轉,物種生命更迭,記錄著一個個故事:山豬是偷吃地瓜的族人變成的、紅嘴黑鵯因傳遞火種而燒紅了嘴,因此是布農的聖鳥;雪山草蜥是布農的小孩曬成的。因為這些故事,銘記著祖先教導,因此懂得與山林共生,並守護這塊土地以及其上的生靈。
紀錄丹大鳥類多樣性
繼2013年《繽紛丹巒Ⅰ》紀錄了丹大與布農族的故事,去(2014)年11月再完成《繽紛丹巒Ⅱ》,以丹大鳥類多樣性為主角,並於昨(27日)於南投林管處舉行首映。
本片片長28分鐘中,以瀕臨絕種或珍貴稀有保育類猛禽為探討對象,同時揭開區內7種猛禽生活秘史,台灣最大型的猛禽赫氏角鷹(熊鷹)以及林鵰育雛、雛鳥長 大的過程,牠們的巢域在此交會,還有鳳頭蒼鷹也愛忙裡偷閒戲水的畫面,大冠鷲以及夜行性猛禽領角鴞、嬌小的鵂鶹以及發出「會~~意」叫聲的黃嘴角鴞,珍貴畫面一次滿足。
另外,拍攝團隊也幸運地拍攝到小翼鶇野外繁殖、育雛過程,小翼鶇行蹤神祕、怕生,透過影片讓國人一睹其風采及習性。
而這些只揭開區內鳥類多樣性的一角,根據調查,區內鴟鴞科就有4種,包括極為少見的褐鷹鴞,區內鳥種總計共27科87種。
餐風露宿 與鳥同行
導演劉燕明家住台北,拍片期間,大多數時間奔波於台北到南投山間道路,從台北抵達「拍片現場」,大概要耗費一天路程,一住就是兩周,餐風露宿在所不惜。能拍到高踞樹梢的猛禽,必須先找到巢穴,再就近尋覓合適的樹,爬到樹冠層架攝影機,不能驚動鳥兒,又要能保護自己,難度相當高。
核心地區距離最近的部落,腳程快一點,也要4天時間。「獵人打獵後要背著獵物走這麼久都不划算」或許是這些條件,讓丹大生命得以茁壯豐富。他在拍片過程也體會到這片森林的珍貴,以及人為干擾後復育、演替之緩慢,保育成果確屬不易。
劉燕明表示,丹大三部曲將以哺乳動物為主角,除了石虎以外,穿山甲、黃鼠狼、黃喉貂,台灣各種陸域野生哺乳動物,幾乎都能在此覓得蹤跡,讓進行中的拍片計畫更令人期待。
一向重視社區關係的南投林管處,這天也邀請來自丹大附近的潭南國小學童表演森巴鼓,精神飽滿的歌聲舞步,展現布農人的天賦與自信。指導老師表示,透過這些場合讓孩子們有機會展現所學,增加臨場經驗。
收回租地 完成丹大保育拼圖
翻開丹大歷史,過去為了伐木,開闢了丹大林場與林道,沿線的國有林班地,則標售給私人產業經營。
1958年,由「振昌木業」創辦人孫海,標得林務局巒大山林場管理處所屬丹大林區5,000公頃伐木權,修建丹大林道、孫海橋,曾創造當地林業榮景。直到1985年台灣停止伐木,林場才偃旗息鼓,進而以造林為主。
其後人承租的土地中,約100公頃土地,因非使用於造林轉作他用、違反租約,而遭起訴。南投林管處處長張岱表示,國有林班地必須符合公益,佔用、違規查緝向來是重點。此案歷經10年以上訴訟,2004年法院判決國家勝訴,由林管處強制執行收回,恢復造林。
排除了人為干擾因素,再加上2004年敏督利颱風吹斷了孫海橋,行政院評估不重建,只有枯水期勉強沿著河道進出,丹大一年中近半年無路可抵達,萬物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
南投林管處處長張岱說,因過去種菜造成土地鹼化,10年來以實驗性造林,期待改善土壤,增加覆蓋率、保護土地,減少天災風險。當地雖為布農傳統領域,族人因祭儀所需依法申請獵捕野生動物,都須經林管處審查,對野生動物族群及生態系未造成影響;反而是水鹿磨角、吃嫩芽的習性,卻影響一部分造林成效,學者建議應持續觀察,必要時應發展解決策略。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