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在台灣不上大學會被質疑「以後能做什麼」,在德國只會被問「以後想做什麼」

    發表時間:
    凱若 2015/01/18 08:00:00 發表於 • 國際 • 教育

    常有台灣的朋友問:「你家德國人是什麼職業?」,我說:「他是學生。」

    朋友:「幾年級啦?」我:「他現在一年級。」

    朋友通常接著的結論就會是:「喔,研究所吧!他主修什麼?」

    如果我這時澄清,不是不是~他是「大學一年級」,很多人就會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一副我怎麼可以吃嫩草到19歲的年輕人身上去…

    我承認我家德國人的確比我小很多,但是也沒到這麼幼齒啦…

    他會現在才開始唸大一,是有其「歷史淵源」的!這與德國的教育系統有很大的關係。

    德國的教育系統和台灣有著很大的不同,特別在於「職業訓練」這塊,各邦也會有各自不同的規定。大約在四年級的時候(10歲左右),就會依照學生的個性與表現、父母親的想法與老師的建議,讓學生至三種不同的學校就讀。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種學校可供選擇,依次為職業預校(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以及文理中學(Gymnasium)。 

    • 「文理中學」多半是學業成績較好或者想要繼續往「學術」方面邁進的學生,若要進入大學(Universität)則一定要於文理中學畢業。
    • 「實科中學」則是「技職」與「學術」並進。結束後可以選擇實科的實習工作,或者進入高級職業學校,或者兩者並進(白天工作,晚上進修)。
    • 「職業預校」則強調職業訓練,主要目的在於培養一技之長。


    在台灣人的眼光來看,就馬上會覺得一個是「好學生」的學校,一個是「中等生」,再來可能就是「放牛班」這樣的區分。然而在一般德國人的眼光裡,卻不是這樣的。

    他們不一定完全根據學業的表現來決定,而是考量包括學生的興趣與個性。例如我家德國人,其實在小學的學業表現很好,但他喜歡實務的操作,不喜歡總是在教室裡面讀書,所以當時他就進入了「實科中學」。而實科中學也可以在未來轉入以各行專業為主的大學(Fachhochschule)就讀,或者繼續職業的訓練,所以算是比較彈性的一種選擇。

    在實科中學裡面,與我們一般的中學一樣,都要學習語言、數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體育…等等,接著大概在16歲的時候,他們可以選擇進入職場做「實科訓練」。那時,就真正在「工作中學習」了。

    這個階段大約需時三年半。我問了德國人當時他的收入,第一年(16歲)大約600歐元(24,000台幣,稅後現金),最後階段(約19~20歲)已經超過800歐元(32,000台幣,稅後現金)。這個薪資依照不同職業別會有所不同,看「工會」的能耐囉。

    如果你的表現優良,公司想要繼續聘用你,就可以繼續在公司工作。那時候他才20歲,薪資就馬上跳到1700歐元(68,000台幣,稅後現金)。而之後如果繼續待在公司,薪資當然也會隨年資成長。身為一個專業技術人員,薪水可以到10萬台幣以上沒有什麼問題。這是沒有大學畢業,但完成技職訓練的待遇。

    我跟他說,他「實習」的薪資就比我們的22K要好很多啊!而且所有工作相關的保險與福利,這邊是絕對不會缺的。而且一天不能連續工作超過七個小時。他有一次就因為已經在公司待超過七小時,被主管趕回家。

    在德國人的眼中,如果你能有一技之長,不需要是「大學畢業」,一樣可以過很好的生活,一樣有房子可以居住,一樣有完整的社會福利(醫療基本上都不需要額外費用,子女也有免費的教育可享受,包括許多育兒的津貼等等),一樣受到社會尊重,甚至還能夠常常旅遊(因為假期多,收入足夠)。

    很多人說,但是德國的物價也是比較高啊,所以薪水當然也高。然而在這邊生活半年的感覺是,雖然許多德國人過得不能算「富裕」(特別是從亞洲人的觀點來看),但生活相當有「品質」。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在台灣,如果子女告訴你「我不想上大學」,你可能馬上的反應就是質疑「那你能做什麼工作?」

    在德國,同樣的狀況你會仍舊覺得安心,你會關心的是:「那你想做些什麼呢?」

    而不管他選擇什麼,幾乎都有相對應的「職業訓練」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既能養活自己,也真正能學到實際工作上需要的技能。

    我家德國人的哥哥和妹妹,都選擇「護理師」的職業訓練。哥哥現在已經是多年的護理師,也是地區的義務消防員,已經結婚,生活過得很舒適,在他們居住的鄉村,買車買房不是什麼大問題。

    妹妹剛開始這樣的職業訓練,雖然她並不想一輩子當護士,但因為個性適合,她每天開開心心去工作,雖然薪水不多(已經比台灣好),但可以有自己的收入,存起來打算三年後放一整年假環遊世界。

    這些不是在德國的特例,而是每個家庭都可能出現的狀況。

    而我家德國人,三年半的實習過後,他覺得每天重複的工作實在有點無趣,所以在原公司工作半年(領著每個月七萬元台幣的薪水),接著回到學校唸一年高中後,申請實科大學。

    沒想到就在升大學的暑假和朋友到紐約玩的時候,我們認識了。所以他念了一個學期之後決定休學一年到台灣,接著又在台灣與我一起四處趴趴走的過程中,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決定回德國後轉換專業,在漢堡讀「國際貿易」。

    很曲折的過程吧,但這是不是特例?不是唷,他們班上有很多同學有跟他類似的轉折過程,甚至也有到南美洲「流浪」一年,生了個孩子才回來唸大學的。

    反倒是在他們班上從中學畢業沒有間斷就上大學的,佔的是少數。這在德國的應用大學裡面,非常常見(當然學術性的大學就比較多直接升學的學生)。在德國,社會和家庭中並不會對於這樣「曲折」的升學選擇覺得不好,反而認為他們多了很多故事可以說,多了很多不同階段的經歷,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反觀台灣,雖然我們也有所謂的「技職教育」,然而對於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從國小一路不間斷地升上大學(中間可能有停頓的,但大多因為休學或重考),甚至研究所,是很正常的一條路。任何人想要走一點「岔路」,就會接受到很多身邊人的質疑與反對,似乎擔心這樣會不會「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所以為什麼台灣許多出國「壯遊」的朋友,都是已經出了社會獨立之後,才敢做這樣休息一年或者打工度假的決定。而德國的青年們,尋找自己喜歡做什麼的過程開始得比較早,雖然可能大學畢業都已經快要三十了,然而這整個過程他們「意識清楚」,而不是被社會或家庭的壓力推著走,這是我很羨慕的地方。

    當然,德國的教育並非完美,他們也有許多人質疑這麼早就分不同的中學,而且是老師和家長的建議與意願,會不會讓某些其實很有學術潛力的孩子沒有得到發揮?所以現在也有些邦,開始有「綜合中學」的設置,讓學生能夠接觸更多不同角度的教育,再來決定自己要什麼。而在某些家庭裡,還是有「唯有讀書高」這樣觀念的家長,也有壓力很大的學生。

    但至少,當他們想要做什麼,在國家的體制下都有一套培訓的系統來幫助他們。不像台灣,許多人拼命拿了一堆證照,卻沒有真正到職場有系統地磨練,有的只是空殼的知識而已,這樣的「技職教育」能夠有多少成效?值得大家深思。

    另一個附加的好處是,我家德國人因為從16歲到現在,擁有了很多不同的經歷(讀書、工作、壯遊、移居國外、結婚…到現在都要生子啦),所以個性上比許多台灣同年齡的人要成熟許多。因為追求的都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仍然保有對生命的熱情,我想,做為他的另一半,也算是蒙受其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