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3D列印普及帶來版權挑戰

    發表時間:
    根據市調公司IDTechEx發佈的最新調查報告,全球3D列印材料總消費市場可望在2025年達到80億美元,較2013年的8億美元更高十倍。3D列印由於具有重新配置一部份製造產業的強大潛力,如今已不再只是利基市場的快速原型解決方案,而是越來越多正常生產流程用於大量客製化的選擇。




    全球3D列印材料總消費市場可望在2025年達到80億美元,較2013年成長10倍。
    (來源:IDTechEx)


    目前平均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就會有一款新的3D印表機上市,強調更快速、更便宜、更精確、更多種材料功能、更多容量以及更多色彩等。曾經有一段時間,在KickStarter與IndieGogo等一些集資網站上,經常出現十幾種新的3D列印概念或原型。




    但在開始進行3D列印之前,你需要一款3D模型,這對於工程公司的CAD專業人員來說十分簡單,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可就沒那麼輕鬆了。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在消費領域的硬體與軟體正快速地迎頭趕上。


    例如Kreon或Creaform等反向工程與計量公司推出專業級手持式3D掃描器。Creaform發佈Go!SCAN 3D手持式白光3D掃描器與VXmodel——這是一款3D掃描即印的軟體模組,可清除3D網格並直接進行列印。當然,這種專業級儀器(可達到0.1mm的精確度和全彩擷取)作為消費應用也太昂貴了。




    Creaform為3D列印開發Go!SCAN手持式白光掃描器


    在積層製造與3D掃描的競賽中,3D Systems公司一直積極經營專業級市場,同時也著眼於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該公司日前發佈iSense 3D掃描器以及售價不到500美元的附加掃描器,它可連接至iPad Air、iPad mini或iPad 4,讓用戶輕鬆利用3D自拍後直接上傳至該公司的Cubify中心進行3D列印。




    3D Systems的iSense3D掃描器


    其他還有更多低成本的3D掃描器即將上市銷售或正開發中,如成功經由Kickstarter募得資金Fuel3D手持式掃描器。預計在2015年上市的這款3D掃描器價格不到1千美元,但能夠像普通相機一樣,只需對準目標按下快門就能以0.350mm解析度擷取物件的形狀與顏色,並在幾秒中完成3D模型顯示在螢幕上。




    Fuel3D手持式掃描器


    除了獨立的單機解決方案,惠普(HP)在一年多以前宣佈進軍3D列印的重大消息,如今已推出將3D掃描器整合於最新PC的3D列印工作站——Sprout。Sprout配備用於實現3D掃描與成像的深度感測器、高解析攝影機以及投影儀,以及一款特殊的感應墊,讓用戶可將真實世界的物體無縫地整合於其數位工作領域。




    HP Sprout可攜式工作站結合了PC和3D掃描器


    在去年的CES上,英特爾(Intel)執行長Brian Krzanich展示該公司的RealSense 3D手勢攝影機,它可整合於平板電腦中實現即時3D掃描。該公司計劃在2015年為平板電腦導入這項技術,未來還將推展至智慧型手機應用。


    不過,也許在購買專用硬體或3D掃描器成為主流以前,一般消費者已經可以利用AutoDesk的免費123D Catch或Replica Labs的Rendor等軟體App,輕鬆地把智慧型手機變成3D掃描器了。


    當低價3D掃描器遇到3D列印


    隨著價格持續下滑,當消費者能夠利用3D掃描任何喜歡的小東西,而且可以用比購買原產品更低的價格,透過低成本3D列印服務進行複製時,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當然,複製並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如果你被捉到複製並轉售原本由他人設計的產品,通常會被控告侵犯版權。


    但是,如果消費者只是列印自用,只因為想改變一下在店裡看到的產品色彩、材質或增加一些個人化的感覺,這樣是否可行呢?


    事實上,你遲早會發現在大多數城市中,3D列印店家已經為‘隨選列印?(print on demand)準備就緒了。然而,提到3D列印的智慧財產權(IP),如今無論是透過直接掃描物件或是從別人的CAD圖檔原創設計修改而來,都沒有一家公司會檢查CAD圖檔來源。事實上,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免責聲明假設上傳3D模型供印製的人合法擁有該IP即可。




    MakerBot成立數位商店,專門銷售3D模型的立體設計圖
    (來源:MakerBot)


    然而,即使你沒轉賣一款因個人需要而花了許多時間掃描與建模的小型設計,但如果有成千或甚至數十萬個消費者都以這種方式製作個人化的複製品,那麼將會對於傳統的商業服務(如生產玩具等)造成相當大的損失。未來是否可能針對3D列印制定一個註冊CAD圖檔與模型以便讓3D列印店可比對客戶提交設計的方式?是否會有一種匹配比對的百分比可供參考,以避免與CAD原創設計過度相似而招致訴訟?


    在這個新興的3D產業中,目前並沒有任何的解決方案。Creaform產品總監Francois Leclerc表示,“目前無法有效比對3D掃描或CAD圖檔,而且在圖檔經過修改或重新儲存後,先前比對的參數就消失了。”


    “事實上,沒有人想對3D掃描器的數據集操作設限,”他補充說,“我們大多數的客戶都用這項技術來為現有產品設計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或是為一個修復計劃中遺失或損壞的部分進行複製,或者他們只是想取得舊產品的CAD數據,因為手邊可能只保留了原始模型。”


    Leclerc強調,如今全球製造業都必須順應並促進這種新技術的發展。當今的版權法儘管也適用於3D列印,就像對於MP3檔案和軟體的通用原則,然而,隨著數據操控工具成為主流時,這些原有的法令將會變得更難以落實。


    當3D掃描與3D列印的價格變得夠便宜時,這些技術就能鼓勵一些OEM採取租用CAD圖檔的方式,而不必等到實際貨品生產後再運送至遙遠的國家。此外,對於一些開發更先進複雜設備的供應商而言,他們能夠透過為產品提供完全客製化以及原始零件CAD圖檔的方式保有原來的市場與客戶。


    隨著更多的3D列印服務即將出現在住家附近,消費者追求客製化的趨勢將會重新回歸本土製造嗎?以亞洲為主的大規模製造中心即將式微?從而讓美國與歐洲等地的製造業成本隨之下滑?


    當然,OEM始終堅持材料和製程是不一樣的,他們將著重於確保原始設計的品質。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仿冒者可以經由改變與更新原有的材料、顏色或甚至使用多種材料進行3D列印,從而改變OEM的這種看法。


    如此看來,實現成功的未來藍圖只有一種,那就是擁抱和整合3D列印於量產製造中,甚至進一步客製化競爭優勢,使大規模客製化成為更有利的銷售賣點。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A copyright mess in 3D,by Julien Happ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