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為了家長以及幼稚園的招生,小朋友們的畢業公演務必「完美無缺」

    發表時間:
    張 苡絃 2015/01/05 發表於 • 教育

    朋友A,7歲的時候跟著家人移民到美國,後來為了尋根和其他種種因素,30歲左右辭掉時裝品牌的工作,來到台灣工作,先從英語教學工作做起。因為有著華人臉孔,在求職過程中感受到台灣英語教學文化的嚴重歧視。

    加上她與她英籍的先生一同來台灣工作,在台灣遭受到許多不舒服的眼光和言詞,感受到許多不平等對待,後來也一直致力於推動台灣反歧視的運動,可惜成效不彰。這中間過程和細節就不贅述了,今天要講的跟這個無關,而是要分享A不久前跟我說她先前任教於幼稚園的故事。

    A曾在台北一間幼稚園當全職英文老師,上任沒多久正好遇到大班學生要準備畢業公演,要演一齣英語戲劇。她被指派為協助老師,花了很多時間參與準備與彩排的過程。可是當她看到這些幼稚園老師在籌備畢業公演時對待小朋友的方式,發現他們所做的這一切,根本就不是為了小孩,而是為了家長還有幼稚園的招生。

    這些小孩變成幼稚園的工具,向他們的家長展示學習成效,以及謀取下個學年度高招生率的廣告宣傳工具。當畢業公演的目標是這個時,整個表演就已經變調了,因為學校必須呈現出「完美的表演」。但是你想想,一個大班的幼稚園小朋友,頂多6歲,他們能夠有多專業、多完美的表演?

    A說,她在美國看到的幼稚園當然也會有這種東西,可是這些小朋友不需要為誰負責 ,即使表演得非常掉漆,零零落落,大家也可以理解這個就是幼稚園小朋友應該有的水準。只要小朋友玩得開心,家長也會開心。這種畢業公演其實更像是一種家庭與幼稚園的聯誼活動而已。不管小孩表演得怎麼樣,老師家長都還是會覺得他們很棒,也不會吝於給予掌聲。

    可是,A卻觀察到那間幼稚園完全不是這樣。他們非常嚴格的要求這些小朋友要有完美、有紀律的演出,每天花數小時的時間彩排。小朋友表現不好的時候,大人會用恐嚇、威脅的方式來跟這些小朋友說話。這些表演跟彩排,真的不是為了讓小朋友玩得開心,也不是要讓小朋友學到什麼,真的只是為了要有一個「完美的演出」。

    我不知道這些家長知不知道他們把小孩子送到幼稚園,卻被幼稚園老師當成宣傳的工具。就算不是宣傳招生,小朋友在這樣高壓的過程除了自信心被摧殘、從小恐懼權威之外,還能學到什麼?

    A注意到其中一位老師雖然也是用高壓方式訓練小朋友,可是她看起來非常不開心,下課的時候,A找機會跟她聊,說她觀察到小朋友都很害怕,壓力很大,這個老師跟她聊一聊也哭了,說她也不想這樣,可是她有來自上方的壓力,小朋友如果表現不好,上面會責怪她。

    在跟A聊完之後隔天,這位老師態度就稍微軟化一點,也對小朋友尊重許多,但是不到一個星期,A要出發去上班的時候,園方就打電話來,跟A說她以後都不要去上班了。A就這樣被惡意解雇了。

    Photo Credit: glasseyes view @ Flickr CC BY SA 2.0

    我帶的國際社團,每個學期都有學校安排的既定和國外學校交流行程,校方都會要求學生要做投影片來簡介(介紹台灣、介紹台北、介紹學校),我每次看到他們的投影片,都看到這些投影片對於生活想像的貧瘠,缺乏個人特色,每個都像是維基百科裡的簡介。

    有一部份是因為學生平時課業和考試壓力已經夠重,無法再撥出多餘的心力來準備這些額外的活動,但是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在制式、僵硬、標準的教育下,每個人的報告都像是沒有情感的動物。一個沒有情感、沒有自我的報告,到底要怎麼促進交流呢?

    說真的,這些13、14歲的學生每天就是家 → 學校 → 補習班 → 家,他們對於這座城市或整個台灣能有多少了解?在這樣的社團活動,與其讓學生介紹網路上查到的台灣、台北、學校資訊,剪剪貼貼圖片趕工做成制式投影片來報告,不如讓學生介紹他們一天的生活(每天幾點起床、早自修、校園營養午餐、放學、補習班)、介紹他們的書包。

    說不定他們表達自己對於沉重書包的無奈時,也能從制式書包上面的裝飾,看到台灣這個年紀的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流行文化,進而開啟對話,跟交流學校可以看到彼此「真實生活」的不同;我真的希望這些學生能活潑一點、多一點自我表達、多一點情感、多一點自由。

    為什麼學生要花這麼多時間,做出符合大人期待的報告?為什麼這些學生不能有多一點自我表達?為什麼不能容許學生犯錯?為什麼一定要一個完美的表演?

    這種下位者為了上位者的特定目的(以幼稚園的例子為例)、或符合上位者的期待(對外簡報)做出表演的文化現象,難道是從幼稚園一路就開始了嗎?

    如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那麼這些完美的表演,到底為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