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全麥麵包應含51%以上全麥 衛福部坦承從未查核麵包店 董氏質疑半數不合格

    發表時間:

    文/ 上下游記者林慧貞 on 2014 年 12 月 16 日 in 吃安心 · 0 篇留言 · 閱讀人次:瀏覽人次: 159

    本文摘要:上下游去年9月曾報導,市面上許多全麥麵包、全麥饅頭,全麥比例不足五成,主管機關衛福部卻只要求業者自主改善,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表示,今年稽察600多件全穀製品,沒有發現違法。不過他坦言,只有稽查包裝產品,不包括一般麵包店的散裝麵包。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批評,北市麵包店至少還有一半不合格,應主動查緝。

    衛福部宣布明年將稽查大宗物資,麵粉列為優先項目,上下游去年9月曾報導,市面上許多全麥麵包、全麥饅頭,全麥比例不足五成,違反衛福部標示規定,主管機關卻只要求業者自主改善,今年衛福部終於動起來,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表示,今年稽察600多件全穀製品,沒有發現違法。不過他坦言,只有稽查包裝產品,不包括一般麵包店的散裝麵包。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批評,北市麵包店至少還有一半不合格,衛生單位若經費和人力不足,至少要查緝幾家具有指標的大型店面,告誡業者。

    全麥麵包必須含胚芽、胚乳、麩皮

    近年民眾越來越重視養生,市面上出現許多全麥土司、饅頭、餅乾等製品,但到底什麼是全麥?含1%全麥就能稱上全麥土司嗎?消費者總是霧煞煞,為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10年公布「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明訂扣掉水分後,單一穀類佔配方總重量51%以上,才能宣稱是全穀產品,否則只能說「本產品含部分全穀粉」;若產品宣稱是全穀原料粉,全穀含量必須100%。

    以民眾最常接觸到的全麥土司為例,一粒麥子最外圍是麩皮,也就是全麥麵包表面粗糙的細粒,具有維生素、高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佔麥子比例12.5%;中層是胚乳,也就是白麵粉主要成分,佔85%;最內層則是胚芽,雖只佔2.5%,卻是小麥最營養的部位,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人體18種必須氨基酸。

    有些業者會以全粒小麥磨成全麥粉,但由於胚乳含油量較高,容易劣變,大部份的麵粉廠會製成小麥胚芽,分開販售,每公斤可達45元;麩皮則因纖維多,口感粗,價格較便宜,每公斤只要13元,白麵粉大約22~25元。

    全穀麵包的價格比一般麵包貴,但董氏基金會2010年曾調查,113件全穀製品,有半數未達標準,衛福部發佈法規後,2012年董氏繼續追蹤,只有一成違規業者改善。

     法規上路4年,衛福部從未查麵包店

    全麥白土司是指全麥還是白土司?(攝影/林慧貞)

    當時上下游曾訪問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她表示,業者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全麥規定,目前仍採輔導、勸說,希望比照果汁含量標示,讓廠商自己改善。但究竟何時才會強制開罰,她給不出時間表,只說要全面性調查才能下定論。

    承諾尚未兌現,蔡淑貞已被調到今年成立的食安辦公室當代理主任,上下游近日繼續追蹤,發現賣場販售的包裝麵包,標榜「全麥」的產品減少了,但大部份的麵包店仍有全麥土司,且名稱讓人看了霧煞煞,除了全麥土司、胚芽土司,有人甚至標榜全麥白吐司。

    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表示,今年稽察600多件全穀製品,沒有發現違法,但一般麵包店的麵包屬於散裝,本就不用標示原料成分,因此沒有稽查。

    然而,根據衛福部自己公佈的法規,不管散裝或是包裝麵包,都要符合「全穀產品宣稱及標示原則」,也就是說,法規上路4年來,麵包店的全麥土司是否合法,衛福部從未把關。

    潘志寬回應,全世界各國都不會去查散裝的標示規範,且地方衛生局人力不夠,全穀麵包不是高風險產品,有人投訴才會特別去查,未來若有民眾反應,可列為例行檢查;他補充,全麥麵包顏色較黃,外觀有一點一點麩皮,「消費者應可自己辨識」,若有疑慮,也可直接問店員,或向衛生局投訴。

    85度C的「胚芽土司」說明牌「胚芽加上全麥粉特製而成」可能誤導消費者為全麥製作。(攝影/林慧貞)

    董氏基金會打臉,北市應有一半麵包店不合格

    不過衛福部的稽查成果馬上被董氏基金會打臉,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出示一件「全麥方塊酥」,原料端只寫麵粉、砂糖、植物油、白芝麻,完全沒提到全麥粉。

    衛福部允許用麩皮、胚乳回填,只要達到和全穀一定的比例,就能稱為全穀製品,但許惠玉說,許多業者會用一般白麵粉製作麵包,再添加麩皮,讓麵包表面有一點一點淺褐色,誤導消費者,卻缺少最有營養的胚芽,根本不能稱為全麥麵包,但消費者很難從外觀辨識。

    她指出,目前台北市可能有一半的麵包店不符法令,去年底衛福部曾發文給業者,要求如實標示,當時情況略有改善,但風頭過了又故態復萌,曾有業者改成纖麩麵包,衛福部一不注意,又改回全麥麵包,「業者是跟著法規的嚴謹度起舞」,衛福部至少應該查幾家大型的散裝麵包店,告誡業者有人在盯,不該以人力和經費當藉口。

    全麥方塊酥的標示顯示,並非全麥製品(圖片提供/許惠玉)

    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王浩表示,目前尚無收到查廠通知,雖然認為此規定不合理,因為從以前開始,不管使用多少比例的全麥粉,大家都很習慣稱為全麥吐司,但衛福部法令已定,公會在2011年就提醒業者注意,若含量不足應寫「xx麵包,含全麥粉」,旗下200多個會員應沒有問題,不過台北市有600多家糕餅業者,不一定每家都有收到衛福部公文。

    王浩也嚴詞指出,全麥沒有真假,公會2008年就大力推廣用整顆小麥研磨的「全麥粉」,但成效要看麵粉廠,全麥粉保存不易,目前麵粉廠的量不多,「如果工廠生產的都是『全麥粉』,市場上就只有『真』的『全麥粉』。」

    選購全麥麵包,注意焦糖色素

    相較於散裝的麵包店,賣場販售的包裝土司較少標示全麥,取而代之的是「胚芽土司」、「麥香吐司」,成分標示麵粉、全麥粉、小麥蛋白調合粉或胚芽粉(麩皮、胚芽)等。潘志寬說,業者寫胚芽、麥香等,就不在全穀標示領域,消費者應自己認清標示,選購符合需求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者的成分標示出現「焦糖」,熟悉食品加工的專家指出,有些廠商為了混充全麥麵包,會額外添加糖漿、焦糖色素,讓麵包呈現淡褐色,看起來像是全麥製,消費者應睜大眼睛,不要為了健康買全麥,反倒傷了健康。

    延伸閱讀:白麵粉加麩皮假充全麥 低成本賣高價的民生詐欺

    不少胚芽麵包加入色素甚至香料元素(攝影/林慧貞)

    加入香料、色素的麥香胚芽土司(攝影/林慧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