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 Chi 2014/12/04 發表於 • 書摘 • 生活 • 醫療
無熱量飲料中充滿危機的合成甜味劑
很多所謂的無熱量飲料,都使用合成甜味劑這種添加物。如阿斯巴甜(譯註:Aspartame ,添加劑編碼為E951)、三氯蔗糖(譯註:sucralose,即蔗糖素)、安賽蜜(譯註:Acesulfame K,添加劑編碼為E950,學名乙酰磺胺鉀)。
這些合成甜味劑的最大特徵就是熱量很少、甚至是零。因此,這類產品的行銷針對正在節食減重的女性或在意肥胖、糖尿病的男性等。「因為糖分、熱量很少,對身體好所以飲用」,我想這樣的人應該不少。
問題是,醫學界曾提出阿斯巴甜跟腦腫瘤的關係,甚至也有人指出這種物質可能引起血癌(白血病)。再者,三氯蔗糖與安塞蜜是在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的化學物質,進入人體之後根本無法分解,只會變成異物在身體中循環。這不僅會帶給肝臟和腎臟不良的影響,還可能讓人體的免疫功能降低;就因為它們無法被分解、也完全無法代謝、也不會變成能量,因此才稱為零熱量。
口香糖、糖果、巧克力所含的阿斯巴甜會引起腦瘤?
阿斯巴甜的使用非常廣泛,除了清涼飲料、口香糖、糖果、果凍、巧克力、涼糖、減肥甜味劑等,很多食品和飲料都有使用。但是有關這種物質是否安全,一直在美國、日本引起爭論。
阿斯巴甜是用氨基酸(Amino acid)裡的L-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與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然後用可起劇烈化學作用的甲醇(methyl alcohol)結合生成的東西,產生的甜度是砂糖的一百八十至兩百二十倍。
這種物質是美國GD塞爾公司(G.D.Searle&Company)於一九六五年開發出來的添加物。日本的味之素公司很早之前就用來製造出口產品。後來在美國政府強力要求下,日本於一九八三年認可使用。因此美國製造、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也開始銷往日本。
美國在一九八一年時認可使用阿斯巴甜。但是攝取這種添加物的人開始陸續申訴會頭痛、暈眩、失眠,產生視力、味覺障礙等症狀。
根據醫學研究,阿斯巴甜在人體內可以讓甲醇分離,甲醇是反應劇烈的物質,誤飲甲醇可能導致眼睛失明,攝取過量也可能致死。可想而知,在體內分離出的甲醇必定也會引起各式各樣的症狀。更嚴重的是,也有研究提出阿斯巴甜跟癌症的關係。
日本的TBS電視台於一九九七年三月,摘錄美國CBS的報導「有多甜?(How sweet is it?)」當中的一段內容。癌症預防中心的戴維斯(Deborah Davis)博士提出:「調查過環境與腦腫瘤的關係之後發現,阿斯巴甜很可能是引發腦腫瘤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華盛頓大學醫學部的奧爾尼(Joe Olney)博士也提出「超過二十年前的動物實驗中,確認因阿斯巴甜所引起的同類型腦腫瘤,目前在美國人身上正在急速增加」的警告。
動物實驗顯示,阿斯巴甜會引發血癌與淋巴腫瘤
接著是二○○五年義大利西雷沙(譯註:譯自日文外來語Seresa. Marutoni)癌症研究所的索非提(Morando.Sofuritti)博士對八歲大的雌與雄的白老鼠做實驗.用不同濃度(由○~一○%分七階段)的阿斯巴甜餵食,直到死亡為止,並進行觀察。
實驗結果顯示,雌鼠多數罹患血癌或者淋巴瘤,濃度愈高時發病率也愈高。此外,也給予跟人類攝取的相同濃度的量,並且觀察出有異常的現象。由這項實驗的結果可以了解,阿斯巴甜的確有可能引發血癌與淋巴腫瘤。
還有,添加阿斯巴甜時通常會附上「L-苯丙氨酸」的文字,原因就在於罹患苯丙酮尿症(是指身體無法有效代謝氨基酸當中的L-苯丙氨酸的特殊體質)(譯註:英文為Phenylketonuria)的兒童,如果攝取到這種物質,可能會引起腦部的傷害。為了喚起消費者的注意,一定得附註這個文字才行。
誠如前面所述,目前很多食品都添加阿斯巴甜。因為阿斯巴甜的熱量比砂糖低,經常被用來作為減重食品的甜味劑。問題是,從研究資料可以看出這種物質也具有前述的危險,因此盡可能別吃比較安全。
低卡麵包、糖果裡的甜蜜危機:三氯蔗糖與乙酰磺胺鉀
除了阿斯巴甜,一般清涼飲料裡經常添加的合成甜味劑還有三氯蔗糖(蔗糖素)和安賽蜜(乙磺胺鉀)。強調低卡路里或零熱量的麵包、糖果餅乾也會使用這些添加物。
三氯蔗糖、乙磺胺鉀在體內都無法代謝,換句話說,無法消化和分解,因此會被腸壁直接吸收,隨著血液在身體裡循環,最後到達腎臟。因為不會變成熱量,所以稱為零卡路里。由於愈來愈多人討厭砂糖的糖分,因此廠商就用這些合成甜味劑來代替砂糖。
但是,糖分對身體本來就沒有害處啊。寧可說糖分是能量的來源,世界上如果沒有葡萄糖,人類也無法存活。正因為葡萄糖是必要的營養素,所以入口時會感覺到「甜」、「好吃」。問題是最近大家把砂糖、葡萄糖等糖份都當成敵人看待,因此低卡路里、零卡路里的食品也開始風行。糖分攝取過量對身體不好,絕不是糖分本身有問題,因此只要自己控制好別攝取過量就行了。
儘管如此,現在無論食品業界或消費者,排除糖分的傾向都非常強烈。接著就是濫用三氯蔗糖、安賽蜜等,只會刺激味覺器官卻沒有能量的添加物。
三氯蔗糖,和擁有劇毒的有機氯化合物(Organ chloride)大有關聯
三氯蔗糖是將蔗糖當中的三個羥基(-OH)換成氯(Cl)而形成的物質,據說是在開發農藥時偶然發現的東西。日本於一九九九年認可為添加物,甜度是砂糖的六百倍。問題是從化學結構就可理解,這可是惡名昭彰的「有機氯化合物」當中的一種。有機氯化合物是含碳物質和氯結合所形成的東西,幾乎全部都是人工合成的物質,且多數含有劇毒。
例如農藥的DDT(氯乙烷)或BHC(六氯環乙烷),會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三氯乙烯(溶劑)或四氯乙烯,還有引起Kanemi米糠油多氯聯苯中毒事件的PCB(多氯聯苯)、劇毒戴奧辛(dioxin-like compounds)等,說有機氯化合物都是含毒物質並不為過。
話說Kanemi米糠油事件,就是一九六八年發生在日本西部(譯註:福岡縣北九州市)的食品公害事件。
Kanemi倉庫(譯註:位於福岡縣北九州市小倉北區,是生產食用油的工廠)這家公司製造的米糠油引發中毒事件。食用的人背部與臉上都長出痤瘡、牙齒脫落、嚴重地下痢、全身疲勞無力,甚至有人死亡(譯註:一九七九年台灣彰化溪湖鎮的彰化油脂公司也產銷含多氯聯苯的問題油,發生類似的中毒事件)。
原因就在米糠油裡混進多氯聯苯(PCB;polychlorinated biphenyl)這種化學合成物質。根據資料,多氯聯苯裡面含有微量的戴奧辛類物質。
即使同樣屬於有機氯化合物,每種物質的毒性也有差別,三氯蔗糖雖然不像多氯聯苯(PCB)或戴奧辛一樣具有很強的毒性,如果具有同樣的毒性那就太恐怖了。
問題是,毫無疑問的三氯蔗糖也是有機氯化合物的一種,在動物身上所做的實驗,也出現令人關注的結果。用三氯蔗糖含量五%的飼料餵食白老鼠四週,實驗結果顯示老鼠的脾臟、胸腺(促使淋巴球成長的器官)的淋巴組織都呈現萎縮。這種結果表示,三氯蔗糖對免疫功能可能帶來壞的影響。
還有,如果對懷孕的雌鼠,強行餵食比例一公斤體重對○.七公克的三氯蔗糖,結果就會引起下痢的現象,體重同時也會減輕,有些甚至發生死亡或流產的現象。更進一步的動物實驗顯示,三氯蔗糖會侵入腦部。
由此推測,人類如果食用三氯蔗糖可能也會產生同樣的問題!因此三氯蔗糖對人腦是否會產生負面影響,也令人擔心。
無法被人體分解的三氯蔗糖成為體內異物,為肝、腎帶來損害
但是,當時的日本厚生省(譯註:昔日的日本行政機關。管理醫療、保健、社會保障等。於二○○一年一月與當時的勞動省合併為厚生勞動省。)卻輕視這樣的研究資訊,認可三氯蔗糖為食品添加物。其實,這也是有背景因素的。當時美國已經認可使用三氯蔗糖,很多食物裡面都添加這種物質。身為肥胖大國的美國,因為熱量攝取過度,罹患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的人增加,幾乎演變成社會問題了。因此,市面上開始流行用來代替砂糖的零卡路里三氯蔗糖。也因此當時的美國政府就已預料,日後添加三氯蔗糖的食品輸出到日本的案例一定也會跟著增加。
如果日本不認可三氯蔗糖,這些商品就無法輸出到日本。這一來美國又要以非關稅障礙的理由向日本提出抗議,依據不同情況,也有可能演變成兩國之間的政治問題。因此為了防範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日本也認可三氯蔗糖這種添加物。
由於三氯蔗糖在體內無法分解,非常安定,對日本業者而言使用時也非常方便。加上,日本也開始出現肥胖和糖尿病的問題,企業方面只要高唱著「零卡路里」就很容易對消費者做訴求。在此優勢之下,使用三氯蔗糖變成眾望所歸。基於上述理由,日本在一九九九年認可使用這種添加物。
問題是,當我面對裡面添加了三氯蔗糖的食品或飲料時,感覺很恐怖,根本不會想要放進嘴裡吃。再說那種奇怪的甜味,有幾次吃下去(又吐出來)感覺那根本不是甜、寧可說是苦味,跟砂糖具有的那種令人愉快的甜味完全不同。
也有人吃到含有三氯蔗糖的食品之後,感到身體不舒服。我熟識的人也有這種狀況。我聽說有人吃了含有三氯蔗糖的優酪乳(yogurt)之後嘔吐。
三氯蔗糖在體內無法分解,因此被腸壁吸收、通過肝臟,成為異物在身體裡環繞,最後抵達腎臟。萬一長時間一直攝取,我懷疑會對肝臟、腎臟造成傷害。此外,依據動物實驗的結果,脾臟和胸腺的淋巴組織萎縮可能造成免疫功能滑落。因此,最好避免攝取這種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