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藍光造成睡眠障礙,對青少年影響更劇

    發表時間:
    作者 黃 嬿 | 發布日期 2014 年 09 月 03 日 分類 生物科技

    睡前緊盯著螢幕看到底會不會影響睡眠?實驗證實,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釋放,對青少年影響更大。

    《華盛頓郵報》報導,大腦中的松果體會在睡前幾小時開始釋放褪黑激素,這種夜間賀爾蒙不是睡眠藥物,但它確實會減少人的警覺性,提供我們較好的睡眠品質。

    但是光,特別是藍光,會抑制松果體釋放褪黑激素,抵擋睡意。不需要直接盯著電視或電腦螢幕,只要周圍有足夠的藍光刺激到眼睛,松果體就會停止釋放褪黑激素。所以睡前看平板或電腦會更難擁有好眠。

    藍光對青少年影響更大,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研究員 Mariana Figueiro 發現,成人接觸藍光約莫兩小時,褪黑激素就會開始降低,而青少年受藍光刺激的量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就會比成人抑制更多褪黑激素。

    人工光線本來就會影響人們身體的晝夜節律,2003年一項研究,讓一群人在山中露營一周,只有自然光,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論受試者本來認為自己是晨型人或是夜貓族,受試者的生理時鐘跟著日出日落產生規律的一致性。

    人類的視網模有兩種感光器,視錐細胞(cone)可以辨別顏色,視桿細胞(rod)用於夜視、偵測動作與周邊視力。兩者都無法探測光和黑暗來同步我們的生理時鐘。2002 年發現眼睛有第三種感測器,叫做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ipRGCs),無法識別低層次的光,譬如昏暗的夜燈,但是可以辨識光的變化。

    這些都是眼睛傳達光訊息給大腦的途徑,讓松果體決定我們的生理時鐘該如何運作,並控制褪黑激素。 ipRGCs 對藍光非常敏感,也是為什麼藍光會影響睡眠的主要原因。

    Figueiro 推薦一種應用程式 F.lux 可以自動在日落後將螢幕釋放的藍光轉為紅和黃光,並在日出後自動調整回來。Figueiro 表示,事實上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多光,如果把裝置放遠一點使用,或是把螢幕的光調暗一點或許會有幫助。

    社會行為變化已經影響生活習慣,美國已經出現普遍性的青少年睡眠不足問題,因此很多高中都將上學時間往後調整。兒科醫生表示,睡眠對於學生的成績、成就、出席率以及車禍機率都有正面幫助,延後上課時間可以增加青少年的睡眠時間,並可降低肥胖與憂鬱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