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為什麼公益團體不該花錢打廣告?關於非營利組織的5個迷思

    發表時間:
    社企流 2014/07/27 發表於 • 國際 • 影片 • 生活

    編譯:周承緯

    為什麼非營利組織明明扮演著改變世界的角色,但社會地位卻如此渺小?在疑惑之前,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今天公佈台灣營收前十高的公司中有一間是慈善組織,並且他們還花了高達千萬的預算製作廣告,你會有什麼想法?如果你認為這樣不妥,顯然你就是這則TED影片所訴求的對象。Dan Pallotta是AIDS Ride的創辦人,在以下的簡報中,他將破除人們對於非營利組織的眾多迷思。


    龐大的社會問題,讓慈善組織猶如螳臂擋車,而民眾對「慈善」的刻板印象更是阻礙慈善事業茁壯的重要因素。

    Dan Pallotta認為民眾對慈善事業的「歧視」可分為五個面向:

    第一個迷思:報酬

    我們對於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獲取金錢的組織本能地感到厭惡;但有趣的是,我們對賺取大量金錢但對社會問題沒有任何幫助的營利組織卻視而不見。民眾允許公司販售暴力電玩來獲取利潤,這些公司甚至可能登上Wired雜誌;但若想利用醫治瘧疾來賺錢,可能會被批評得一文不值。

    根據美國《彭博商業週刊》的調查,史丹佛大學MBA畢業的菁英,在38歲的年薪約為1200萬台幣,是醫療慈善機構總裁收入的1.7倍,更是解決饑餓問題組織總裁的將近5倍。而且這些MBA菁英還可以利用捐款來減免稅賦,並被譽為大慈善家,甚至進而成為慈善機構的董事,監督那些選擇投入慈善事業的傻瓜,可謂名利雙收。在這種情況下,你永遠不可能期待這些菁英願意每年犧牲九百多萬的收入來投入慈善事業。

    第二個迷思:廣告與行銷

    我們鼓勵營利組織利用廣告大力宣傳產品的優點,但當非營利組織把錢花在廣告上時卻又投以有色的眼光。民眾認為自己捐獻的每一分錢都應該直接用來幫助人,但其實利用廣告與行銷來推廣慈善活動可能會引起更多迴響。

    由Dan Pallotta創辦的AIDSRide長途單車之旅以及乳癌的義走活動,就是利用廣告與行銷手法來宣傳,九年的時間,已經有18萬2千人參與,並且募得5億8千萬美元。我們需要自問的是,一個不被允許用廣告行銷來宣傳的行業要如何從對手手中搶下市場?

    (由澳洲墨爾本的地鐵公司製作的Dumb Ways to Die宣導交通安全,是2012年的爆紅影片)


    第三個迷思:承受風險

    沒有人會質疑華特迪士尼虧掉2億的電影成本,但是非營利組織所提出的募資方案,只要沒有達到門檻便會遭到質疑。這樣的情況顯然侷限了非營利組織的的創新力,若以禁止失敗為前提,導致慈善事業不敢利用創新來提高收入,而沒有收入就不會成長,組織無法成長便沒有能力解決複雜而龐大的社會問題。

    第四個迷思:時間

    我們都知道孕育優秀企業需要很長的時間,例如:Amazon股東等了六年,但我們對非營利組織卻不是抱持相同的想法。如果非營利組織花了六年的時間,把全部的資金用在投資項目上,你只會認為他在浪費你捐獻出去的金錢,而不認為他在投資。

    第五個迷思:盈餘

    營利組織可以靠分紅來吸引投資者的資金,但非營利組織卻被禁止,無法藉由分紅來吸引人才及投資者的加入。除此之外,社會大眾還會提出一個讓非營利組織相當頭痛的問題:我的捐款有多少是直接幫助到人,而又有多少花費在營運開銷?

    民眾普遍認為營運開銷是負面的,它吃掉了可以用在慈善上的金錢。然而清算開銷是沒有意義的,反觀,非營利組織正是需要營運費用來維持運作與追求成長(把餅做大),進而降低不必要的開支。

    由於這樣的道德潔癖,使得慈善機構發展處處受限,甚至將營運開銷控制在最低水準。Dan Pallotta認為,在經濟蕭條、捐獻金額相當少的情況下,這樣的認知或許是對的,但不適用於現在;現在應該將資源放在籌募資金上,把餅做大以獲得更高額的籌款來改善社會問題。反問自己,假使有一個社會問題真的解決了,你還會在意該組織到底花了多少錢在營運開支上嗎?

    所以下次當我們再遇到慈善組織,我們該問的不是它的開支有多大,而是它的夢想有多大、要如何實現、哪些資源是你可以提供的。只有當我們改變對慈善的刻板印象,才有可能做出真正的社會創新。

    (蓋茲基金會為了宣傳蓋茲年度公開信而製作了一部病毒影片,比爾蓋茲還為此上了Jimmy Fallon脫口秀宣傳)


    資料來源:The way we think about charity is dead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