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編輯 2014/07/14 發表於 • 名人 • 國際 • 圖片 • 社會
6月29日,美國舊金山一年一度的同志驕傲遊行活動盛大展開,除了LGBT社群人士和支持他們的親友之外,現場還有不少參與聲援的團體和企業,同時也吸引了大批圍觀的觀光人潮。
最令人驚喜的是,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意外現身在該公司的活動攤位上,並且為參加遊行的員工以及他們的親友加油打氣。他認為蘋果公司應該具備「平等與多元」的精神,而該公司對於性別平權的表態和實踐,也獲得不少掌聲。
為什麼庫克如此推崇「平等和多元」的精神?為什麼蘋果公司願意表態支持性別平權?他們又在哪些方面予以實踐?
蘋果公司支持同志議題的例子,可以從2008年他們開始雇用擁有同性配偶的員工,以及透過公開捐獻的方式,以反對具有性別歧視意味的「第8號提案」可能在最高法院審理通過一案,略知一二。
此外,今年2月25日,蘋果公司亦公開反對美國亞利桑那州州議會通過的一份1062號法案,並要求州長布魯爾予以否決。1062號法案的內容在於,允許商家可以基於宗教信仰的理由,拒絕服務同志顧客。
此外,還有許多我們所熟知的名人,公開支持LGBT社群。舉例而言,哈利波特男主角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就曾登上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同性戀雜誌《Attitude》的封面人物。他表示,人們不應該太執著在性傾向的標籤上,而是應該將自己定義為「人」,並向需要幫助的人們伸出援手。
2012年7月,美國CNN名主播安德遜.庫柏則公開承認自己的同志身份,面對自己出櫃以後的感覺,他表示「滿意、舒坦且自豪」。
庫柏的出櫃,立刻獲得多位名人的公開支持,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女同志明星艾倫.狄珍妮了。她所主持的《艾倫脫口秀》擁有廣大觀眾的支持,同時她也是今年3月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主持人,其亮眼的主持功力獲得各界肯定。
除了影劇明星以外,各界也不乏有公開承認同志身份的名人,號有「魚雷」美譽的澳洲游泳健將伊恩.索普就是一個例子。目前已獲得5面奧運金牌的索普,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承自己的同志身份,並表示隱藏性向讓他感到非常痛苦,過去更因此患有抑鬱症。消息傳出以後,許多人在第一時間公開表達支持。
今年6月,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將大力支持和促進LGBT社群的權益,尤其是同性婚姻的合法化。歐巴馬指出,當他在2008年入主白宮,當時僅有2個州承認同性婚姻,如今已有19州和華盛頓特區承認同性婚姻的法律效力。
放下你的猜疑和恐懼,從認識真實開始
2013年6月29日,Kim Hadley(中)在舊金山市政廳,一邊等待著正式申請結婚登記,一邊和她的兒子玩耍,左邊則是她的準配偶Rachel Hadley。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同志婚姻獲得法律承認的這天,是無數同志伴侶企盼已久的日子。這一天,他們帶著即將共度一生的人,前往進行結婚登記。
Tori(左)和Kate Kuykendall抱著她們的女兒Zadie,列席於加州最高法院針對「第8號提案」的公聽會。第8號提案旨在修改州憲法,主張僅承認一男一女的婚姻。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有的人等待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為的就是能夠和多數人一樣,擁有一個受到制度和社會承認的家庭,並且讓他們的兒女能夠在不被歧視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當紐約州成為美國第六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州,當週就有上千對同志情侶舉行婚禮。其中,Jonathan Mintz(左)以及他的配偶John Feinblatt(中)在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右)為他們主持婚禮結束以後,與他們的兩個女兒開心擁抱。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有的人則選擇在法律承認的當天舉行正式的結婚儀式,接受親友的祝福,或者和他們的兒女互相擁抱、分享喜悅。
男同志伴侶James Reifsnyder-Smith(左後)和Frank Reifsnyder抱著他們的雙胞胎兒子Milo(左)以及Kaylee,慶祝結婚一週年。他們是2009年加州承認同性婚姻時,第一波結婚的同性伴侶。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這些同志伴侶的「兒女」,有的是透過領養、收養、認養等方式而來,有的則和他們有血緣上的關係,也許是以「代理孕母」的方式,或者是以「精子銀行」的管道,完成生育。
根據CNN報導,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同志家庭的生活和傳統的異性戀家庭一樣,他們的兒女生活在一個擁有「愛和幸福」的家庭,親子間能夠有快樂的互動。
Tony Butterfield(左後)和他的配偶Paul Redd-Butterfield(右),在猶他州的家中和他們收養的11歲雙胞胎兒子Lucas(左)以及Liam(右後)玩桌遊。Paul和Tony在2013年12月23日合法登記結婚,然而猶他州政府卻聲明將不會承認同性婚姻,直到美國最高法院的決定落成。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2013年,一篇刊登在《兒科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異性戀家庭的子女,同志家庭所扶養的子女在社會、心理以及性健康方面,展現出更加彈性和包容的能力。
Mercedes Santos(右後)和她的配偶Theresa Volpe(左後)陪著孩子玩紙牌遊戲,開心大笑。她們在伊利諾州合法結婚以前,就扶養著這兩個和她們具有血緣關係的孩子。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此外,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同性家庭的子女在社會、學業以及總體能力上表現較為不佳。
Matt Fleming(左後)和Casey Jackson(右後)和他們的雙胞胎女兒Bella、Lilah合影。當華盛頓州在2012年底通過承認同性婚姻的法案以後,他們選擇在2014年6月30日正式登記結婚。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同時,報告也指出,真正決定子女是否良好發展的因素,在於他們和雙親之間的關係、雙親是否提供一個安全、幸福的生活環境,而並不在於雙親的性別為何。
目前,世界各地LGBT社群的權利意識逐漸抬頭,同志婚姻的議題也在許多國家引起了不少社會爭論。雖然,有愈來愈多的國家予以承認,不過依舊有許多社群成員生活在一個不被認可的環境裡。
Joe Silverman計畫在美國最高法院宣佈加州的「第8號提案」違憲以後,和他的同性伴侶Paul Mowry結婚。圖中的女孩是他6歲大的女兒Ellie Mowry-Silverman。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許多人提出質疑,同志婚姻會侵害到這些家庭扶養下的子女權益,不過,也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究竟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是一個「性別」的家庭,還是一個「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