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藝術課程輕易的被「借」來上國英數,難怪七成青少年說不出一位國內藝術家的名字!

    發表時間:
    辜 琪鈞 2014/07/14 發表於 • 教育 • 生活

    「藝術」的涵蓋廣泛,傳統的定義上就包括以下種類:文學藝術(包括詩歌戲劇小說等等);視覺藝術繪畫素描雕塑等);圖文設計造型藝術(如雕塑造型);裝飾藝術(如馬賽克等);表演藝術戲劇舞蹈音樂)。

    周美青幾年前曾在部落格撰文指出,金車基金會調查發現,七成青少年無法列舉三位台灣知名藝術家,18%的青少年更幾乎未曾接觸藝文活動,「這個結果讓人震驚!」金車教育基金會指出,台灣青少年最喜歡的美學活動是音樂,不過也有高達65.7%的人,無法列舉出任何一位他們認識的台灣藝術家。

    「藝術」涵蓋的範圍這麼廣,竟然一個人的名字都都叫不出,是不是有點囧了?!這項調查要學生列出認識的台灣藝術家,高達65.7%學生一位都列不出,另外34.3%的人則知道朱宗慶、朱銘、吳季剛、李安、李國修、五月天、周杰倫、蔡依林等人。

    金車教育基金會這項調查是2010年5月針對國內22所高中及大專院校學生進行,只有三成青少年能舉出熟悉的本土藝術家;竟然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會在課餘參與美學相關的活動。藝文類的營隊,在學童心中高居第三;在父母的排行榜中,卻落在五名以外。18%的學生幾乎未曾接觸過藝文活動。

    調查指出,中小學生參與美學活動的形式偏重欣賞(67.8%)、體驗DIY(48.4%)、動態表演(48.4%)及展覽(43.6%)等,在這種趨勢下,音樂、電影及繪畫是他們最喜歡的3項美學活動。

    「藝術向下扎根很重要,我們自詡為文化大國,卻有七成青少年說不出一位國內藝術家的名字!」周美青表示,孩子年幼時即未養成參與藝文活動的習慣,長大後,生活就完全疏離了藝文美學。除了身為藝文人士的工作者外,甚少有人在工作之餘還有「習慣」去關注,明明「藝術」也包含了「電影」「流行音樂」,卻沒有人指得出。

    周美青說,許多人可能認為看藝文表演或展覽是娛樂,不能妨礙孩子的課業,以致有些學琴的孩子,從未聽過一場音樂會。進入升學階段後,美術、音樂這類「副科」,是「主科」借課的對象。兒少時期未經適當啟蒙,長大了即使有意,也擔心無從入門。

    周美青呼籲,為提升社會及孩子的涵養和生活品質,是否也能考慮為下一代做定時定額的文化投資?每年帶孩子聆賞幾場國內藝界的展演,甚至固定小額贊助喜愛的團體,相信對孩子或社會,都是穩賺不賠。

    這種定時定額的文化投資,並無法在短期之內看到成效,需要長期的培養,才能讓孩子們養成習慣,並長期的自發性學習和欣賞。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學術與藝術熱誠似乎成反比,長期以來的學校教育也皆以升學為導向,藝術課程經常被輕易的「借課」來考試,教師的不重視,也會在學生心裡潛意識被認為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科目。同時,專業的藝術教師若是限制了學生的創意發想等,讓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創作自主尊重,很容易抹煞許多天賦異稟的孩子。


    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