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為什麼不喜歡待在家呢?」溝通過一百萬遍都無效,「乖兒子」選擇他的社會化之路

    發表時間:

    作者:張希慈(希希)

    W告訴我,「我媽媽是個全職媽媽。用盡一切心力照顧著他的小孩,栽培著他們長大,小孩書越念越高,但最後卻帶著深刻的罪惡感,離開了有媽媽在的家。」

    這則訊息啟發了我的好奇。在幾經波折的時間選擇下,我們終於在skype上完成了這則故事的分享與記錄。

    這篇故事並不是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曲折八點檔,但卻是好樸實的一篇故事,它都曾用不同的形式,發生在你、我、他的生活之中,而我們,不一定真的面對過他所說的挫折感。

    W是家裡的長子,家裡還有一名弟弟和一名妹妹。如同台灣多數的家庭一般,他的父母深怕他會輸在教育的起跑點,因此,他從小便被各種教育資源淹沒。

    兩歲開始學認字卡。

    四歲會學會讀國語日報。

    五歲進入美式補習班學習美國教材。

    七歲進了小學以後,開始於放學後補習自然科學,練習實驗操作。

    緊接著,作文、圍棋與美術一項接著一項學。

    家裡沒有體罰教育,所有成績一律以金錢鼓勵,國小開始,考第一名便有1000元獎學金。在他的求學過程中,母親會的就教,不會的就補。教完、補完,學習就靠獎學金誘發W的讀書慾望。

    總之,沒有讓他有任何「走上偏路」的可能與機會。

    在嚴謹與高額的教育投資下,他後來果然不負眾望地總以高分之姿進入各間頂尖學府就讀。用我的話說,他爸媽運用高額教育投資與關心,創造了台灣教育中最欣羨的「人生勝利組」。

    理論上這應當是篇美好的故事,因為這段完美的教育投資結果。

    然而,他在此時話鋒一轉,開始敘述他自己在其中的心境轉變。

    「高中畢業以後,好像是翅膀硬了一般。」他的聲音聽起來有些自嘲意味。「長大後,關於就學和就業的觀念,我開始跟媽媽有許多衝突的地方。」

    「比如怎麼樣的衝突呢?」我問道。

    「以考研究所為例。我說我不要上研究所,她卻堅持要我一定要去考研究所,這樣未來工作才有著落。但我覺得不如直接去體驗工作是什麼樣的感覺,有需要再來唸研究所。」他吸一口氣,彷彿等待說出這些話很久很久了。

    Photo Credit: Leon Fishman CC BY 2.0

    「爸媽他們都覺得工作之後就沒有機會再念書了,娶妻生子後哪有時間。但我希望能夠透過工作探索自我,而不是盲然地就選擇一間具有就業保障的研究所入讀。朝正確方向走去,對我來說,終究比穩定但茫然的生活好多了。」

    W繼續說著他的故事,我卻同時想起自己的成長歷程,想起前陣子才寫下自己的家庭教育。

    「每每我和他們討論這方面的事情總是爭論不休,於是,久而久之我也不再與他們談論心事,更遑論讓他們參與我人生方向的抉擇了。現在,我也搬離家裡,久久才回家一次。」

    我的家庭教育過程其實和W極端類似。

    我是長女,因此從小開始,我的教育資源也比我弟弟多一些,我也曾經補過畫畫、圍棋、溜冰和全英文美式教育。從國小到大學,我的教育也總是和家庭獎學金環環相扣,小時候慶生基金都是由許許多多的第一名組合而成。但結果,卻好像大相逕庭。(詳情請見:如何教出「社會創業家」與「台大男神」?

    W繼續形容他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會覺得對不起他們兩老。我住得不遠,但一個星期才回去一次。每次回到家,媽媽都會幫我煮飯做菜,提供無止盡的關懷與照顧。但我卻又一點都待不住,總是快閃般的離開。」

    矛盾的心情,讓他備感困擾,也讓我感到困惑。

    「為什麼不喜歡待在家呢?」我輕輕問,想起同樣為我付出無窮無盡關懷與心力的家人。

    「當我和他們之間出現衝突,很多人都說可以用溝通解決。但當溝通過一百萬遍都沒有效果的時候,我便真的想放棄了。除此之外,我也覺得到了20幾歲,我應該好好專注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開始新的人生方向,所以我覺得離家的轉變是必要的。若是我不離開家庭,依賴感始終存在,永遠無法脫離小孩的感受。」

    原來是對於依賴感的恐懼啊。

    「理論上,若是媽媽到我現在住的地方拜訪,我應該要敞開大門歡迎她,而不是找藉口叫她不要來。但事實上,我卻選擇後者。我並沒有做到他們期待中的陪伴,我們彼此的生活中似乎有堵打不破的高牆,橫亙在那,隔絕了關懷、了解和付出。」

    一邊是獨立、有壓力、有責任的社會人生,一邊是不需也無從擔憂一切的乖兒子生活。W活得矛盾,不論站在哪個象限上生活,都會感受到另外一個象限上的吸引力。

    「你為什麼想要記錄這段故事?」我好奇地反問。

    「其實我挺喜歡現在的生活,自己一個人住所帶來的距離感,讓我舒適很多。但是,我很想知道究竟自己這段經歷是否是我獨有的,以及我是否有辦法找到更好、更不矛盾的生活方式。」

    我感覺W的故事好似完整的殘缺,他清清楚楚知道不同選項背後代表的意義與代價,也已經作了取捨,但是卻仍不斷感受到因為選擇所帶來的殘缺感。

    完整的教育陪伴以及無微不至的教育規劃,給了W一條看似平坦的人生道路,卻同時限制了他獨立生活的機會,讓他在有能力選擇離家的時刻,同時擁抱罪惡感與對於社會化的渴望。

    人人眼中的W還是一名在職場上初試啼聲的明日之星,但是他心中深刻的罪惡感與渴望,卻是他一輩子都需要面對的人生關卡,而他,透過這則故事的紀錄,正在努力闖關。

    本文獲MBAtics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Photo Credit: Chris Coste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