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作假?大放厥詞的老闆

    發表時間:

    前一陣子童子賢面對媒體談到教育時表示:整個國家都在作假,一堆博士假裝在教書,而學生假裝在念書、富不過三代,寧願要社會制度的公平,如果未來孫子流落街頭,還可以再站起來。筆者看了實在怵目驚心、不敢恭維。

     

    現階段台灣的確該停止「廣設普大、技術學院升格科大」的設立大學運動,並應當因應少子化的趨勢開始來讓學生人數過低、辦學績效不佳的大學進行整合、退場。這樣的共識我想不必贅述,也不是一個大企業老闆出來喊個幾句就應當被當成治世名言。甚至,筆者較為不同看法的一點認為,台灣某間私立技術學院應當核准改名為科技大學,而各縣市國私立辦學績效不佳、虛張聲勢又變不出什麼把戲的普大、科大應當進行整合、重新定位。

     

    台灣的高等教育淪落至此,要說拯救每間大學的「務實」能力或「學術」能力,我想都是紙上談兵,畢竟每間大學都有該其強項,如同我們不可能期待一個網球選手去打籃球能打出佳績一樣。當務之急的並非用短極短的時間來達到「15%」升大學這種天方夜譚的想法,也非用極短的時間來期許政府能大刀闊斧的將普大與科大砍掉多少間。而是,既然不可能短時間內將大學縮減到國人所期許的量,社會觀感也不會允許一時間年輕人的學歷掉到一半以上為高中職,那為何沒辦法依著現有的大學資源進行改革呢?筆者在此提出自身的看法。

     

    首先,筆者認為目前各縣市的普大與科大數量過多,且幾乎每家大學都打著「學術並重」這種幾近無腦的口號,稍微有頭腦的人只要上網key上校名,就知道哪些學校是偏學術理論的,哪些又是偏務實方面的。既然大家都不是笨蛋,為何又要打腫臉充胖子,去自曝其短呢?

     

    於是,筆者認為衍生出來的解決方案是,既然大學都能分校、分區了,何不先要求私立科大與普大在考量自身的SWOT後,加以分析並確立學校發展方向為務實或學術理論傾向,依據該校務計畫,將同一地區性質相同的科大、普大輔導整合,以同一校名、兩個學區的方式來運作。有人會說,這樣被整併的一方,董事會或者該其教職員工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為,既然教育並非也不該是營利事業,那董事會就不應當堅守不退場、不整合的立場,而不合時宜、太混的教職員,本來就該被淘汰,剩下的那群有熱忱、認真、努力的教職員,繼續留在該校並分配其在哪校區授課、辦公為主才是。

     

    既然已經初步的將私立大學進行整合,縮減了私立大學的「量」,勢必大學的總錄取名額會稍作下降。打著國立招牌在國立尾端的學校,也應進行整合,確保國立大學的教學品質。在一定規模的整合後,筆者猜想那時台灣的大學、技專院校校數也應該會縮減到可令人接受的範疇內。

     

    在確保大學的主力發展方向、整合後,該改變的才會是入學標準。現在入學方式而言,即便是技專院校的技優,在技優甄審這塊,都還是採計「在校分數」來當作入學標準之一,雖比重因校而異,但既然選擇技優甄審,也就代表學生在全國技藝競賽或相關可技優保送的比賽中沒能拿下前三名的成績,無緣保送之際才選擇甄審,又或者拿了乙級、自認有不錯的能力能作出作品,故選擇甄選。事實是,大多時候比到後來還是比回在校成績,而在校成績又太過主觀與不公平,若學生本身因將時間投資於技藝的精進,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有人問,那,技優保送總可以了吧?好,我們假設技專院校20個群都有各自的技藝競賽,一個群的技藝競賽假設皆為6個類組,各類組前三名可有保送資格,而技能競賽、國際賽優異成績在高職這樣的年紀又是少之又少,假設國際比賽優異、技能競賽優異的學生數加總為360人來說,代表的是全國僅有720名學生可獲得保送資格,而技專院校在102學年度各管道加總的總錄取名額為17萬1061人,換算下來的比率簡直是簽樂透算了。

     

    於是,一個技藝精湛的學生可能從高一開始就是學校的選手,因長期的公假,將心思花在選手培訓上,好不容易比了技藝競賽又沒得到很好的成績,抱著一絲希望選擇技優甄審,發現自己的在校成績太差、比賽經歷不被教授認同、作品只能用圖像來呈現給教授的情況之下,很大的比率是會落榜的。既然技優保送的名額少,技優甄審的管道又失去其公平性,那筆者認為是該進行修正、改變的時候了。

     

    筆者認為,台灣或許在確立務實為發展主力的大學上,能建立一個較為公正的入學管道-既然這些大學不是以理論、學術為主的,那為了確保大部分的學生都擁有不錯的實作底子,何不聘請業界或該領域較為專精、資深的教授為評審,以不計名且分職種、限定時間現場實作,完成後將作品貼上編號,讓三到五位評審評分,將其評分加總相除後為實拿分數,各務實傾向大學開出入學標準,作為錄取管道之一呢?

     

    當然,這樣將大學分為務實與學術的方法會有詬病之處,好比學術傾向大學空有理論而無實作能力、不了解實作過程;實作傾向大學空有實作能力而對理論並不太熟悉等問題。筆者認為能透過策略聯盟、在課程上授與學生最基礎的理論與實作。又或者,選擇實作入學管道的學生也總有落榜者。筆者認為,既然落榜,也就代表其能力不足以獲得務實傾向大學的青睞,就如同當年錄取率不高,確保學生的素質一樣。

     

    上述所言若執行一定會有其難度,也明白這樣的見解或許不是完善的,或許對部分人而言簡直與童子賢的言論如出一轍。但筆者不過是期望台灣教育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