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台灣的技職體系脫節多嚴重?課本30年不變,「奈米」的時代還是「毫米」的腦袋

    發表時間:
    eoiss 2014/06/28 發表於 • 教育 • 社會

    其實,筆者一直不希望談到教材,因為這涉及極嚴重的意識型態,還有真實存在的教師生存權,保證是超級大亂鬥,但既然制度都說了,不談點這方面的也說不過去。

    (相關閱讀:想讓12年國教繼續走下去 還欠缺制度跟思想的改變

    我國義務教育的教材,說白一點就是幾乎無用,學生上課意興闌珊,很多時候不見得是老師教得不好,而是他真的不覺得上課內容跟他有關。一旦孩子有這種事不關己的感覺,就很難要求他把心思放在課業上,而要拿未來的用途跟孩子解釋, 在他們經驗歷練未到前,講太多都是屁話,小鬼沒幾個在聽的。回憶一下,我們以前是有幾個人認真的把老師的教誨當一回事?

    筆者待過業界,論補教業跟學校的經歷加起來也是有個十來年,兩邊比較過,是對實際上學界與業界的脫節很有感覺。但筆者深深覺得,學校老師因為絕大多數沒有業界經驗,頂多是聽述、轉述或看報紙,根本就不知道實際上的狀況。而沒在教學端待過的人,往往也不了解整套系統運作,以至於產生很多幻想,對教育界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技職教育教材跟三十年前一模一樣

    先講實際點的,學校的教學跟業界是否有關連?關聯性很少,我們的技職教育失敗,幾乎沒有人討論到教材跟不上時代這件事,總是圍繞在技職的轉型失敗與否,教育資源投入多寡等等。真正的問題是在教材脫節,別的不講,筆者的兄長三十年前就是念職校,他現在去翻他兒子的課本,都常說怎麼跟他當年的「一模一樣」。

    請注意,不是很像,是一模一樣,而且光聽孩子回來轉述上課內容跟狀況,兄長他有種好像回到過去的感覺。隨即覺得非常荒謬,怎麼三十年過去了都沒變化,這哪能面對已經前進三十年的產業界?於是我們教出一堆根本不足以面對產業變化的技職生,這些孩子除了流動到低技術產業去當作業員,幾無其他出路。

    要說他們可以去高科技業,重新教育訓練當學徒之類的,根本癡人說夢。一來台灣的電子業根本不屑開教育學程,他們往往重視跟現有的科大、技職學校合作,藉由跟教授老師的合作,以及資助一些經費,還有開「建教生」名額來騙騙小鬼, 想要獲得「即戰力」。這些上個世代的經營者不可能砸錢去投資自己公司的教育訓練,就算有訓練,也不可能有作業員一路努力到經理這種事情。時代早就變了, 各位讀者們。

    技職體系訓練無法適應產業變化

    講這段的意義在於,要讓讀者了解到,技職體系的訓練不足以適應產業變化,甚至連既有的傳統產業也不行。以化學化工相關來說,產業界的工作環境極差,技術鮮少獨有,仰賴日本技術支援的很多,所謂的研發比較像是「問題資料庫建檔」,看不到多少獨立建構出的技術。

    這問題之所以嚴重在於,工作環境惡劣、薪資福利不佳,所以根本就不會有大學以上的人跳下去,真的下去做了,由於研發曠日廢時,技術改良不如直接跟國外接洽,所以研發人員徒具虛名者多,變成產線問題解決者眾。而慘就在於,技職體系無法訓練出看得懂先進技術的人,看得懂的大專生多半不願意去,兩者落差太大。

    這還不提產業倫理,筆者看過許多大學畢業生被說動,去了這些傳產,以為可以發揮所長。結果沒三個月就被罵,產線有問題不解決,生產欠人力不支援,要他寫個計畫寫不出來,根本廢物。然後就被逼去產線做事,接著沒空做自己的事,跟著幾個老臣跳去跟老闆碎念年輕人不吃苦,最後就回家吃自己。

    讀者懂了嗎?技職體系現在面對的產業問題是,普遍的在校技術水準訓練不足,要成為可以即刻上手的技術工人能力不夠,需要產學合作的往往又被當廉價建教生,根本學不到產業生產技術。技職生在校的技術訓練不足,本身的學識涵養又多半不足以看懂更高階的技術文章,外文能力太差連翻譯技術手冊都沒辦法。

    Photo Credit: Devin8357 CC BY SA 3.0

    技職體系落後 導致中小企業無法提昇

    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台灣過去引以為傲的中小企業,無法得到正面的提升,所以只好負面的壓榨勞力,更進一步惡化工作環境。不少中小型工廠保護的好好的生產技術,其實在十年前美日出版的技術手冊都當成課本在用了,就連對岸的中國各省,都不乏大學教授努力翻譯這些技術文章,上網搜尋常常可以找到好幾年前的文本,內容足以涵蓋台灣的工廠技術內容。

    一言以蔽之,技術早就過期,根本沒啥好保護的,真正的資產反倒是那些資深產線操作人員,他們工作太久,知道太多操作的眉角,怎樣改善生產流程。但這些資深人員沒有能力,也無意願把自己的知識轉化為文字,更別提傳授給別人。

    講到此,讀者若還不能理解,台灣的技職體系脫節的多嚴重,那筆者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普遍企業主都想找大學生的理由,因為再怎麼樣,這些人好歹多念幾年書,知識體系多多少少比較優一點,而且至少考試還不錯,證明腦袋瓜學習力比較好。就這樣,沒別的優點了。

    別鬧了,操作人員跟技術人員與研發人員是完全不一樣的,很多人都誤以為去大工廠學到操作技術,就是學到產業技術。懂得排除產線問題,操作機械能力優秀,這都是經驗累積的結果,但你懂得排除問題,不代表你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很會操作機械更不代表會製造這台機械。

    我們整個教育體系都在做白工,出去的人遇到很糟糕的環境,然後政府政策根本是在惡化這個循環,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整個世代完蛋,然後上個世代還沉浸在那個浴缸放化學藥水就可以生產產品的過去美夢。

    時代早就變了,毫米等級的技術跟微米等級完全不一樣,奈米技術更是徹底不同,但讀者知道有多少企業主的心態,是認為「不過小一點而已」嗎?

    浮華不實、欠缺體驗的中學教材

    接著,筆者對現在的中學教材有很深的怨念,主要原因有幾個。

    第一,內容浮華不實,國文不加強論說而重文采,不強調思考而重感受。教材整體就是要教小孩去感受他們根本無法感受到的東西,讀者可知道有多少認真的國文老師無比辛苦,因為他們試著建立論說的架構,想要跳脫出這個虛華的文本嗎? 結果考試取才的標準就那樣,各位讀者知道這讓人多灰心?

    第二,欠缺體驗的過程,數理自然科的教學跟我們聯考世代的幾乎一樣,差別只有在難易度上有很大不同。但本質上都是要學生去學習一個他們不熟悉的東西,這尤其以自然科為甚,因為自然科要求以數學觀察這個世界,用邏輯建立法則,但我們的考試內容,其題本與形式與過去差距不大,尤其是自然科需要實驗,而我們的中學升學考根本不考實驗!

    讀者別抗議,請問讀者中一樣是念理科的人想想,我們在大學研究所做實驗的時候,可以只看課本背答案嗎?上台報告的時候根本沒做過,只是背學長的結果,會不會被教授釘到牆上下不來?結果我們竟然可以讓中學生憑藉寫參考書跟背答案去完成實驗。反正考試也不會考,也沒哪間高中收學生是當場做實驗給大家看的。

    讀者可知道,第一線的數理老師教的有多灰心?許多老師有熱忱也有理想,但這個考試制度的現實搞到我們都想乾脆放棄算了。反正家長只在乎考到哪,學到什麼都不管,我們何必這麼累?反正小孩也不在乎,因為全世界都不在乎,那他自己何必?

    第三,鬼扯唬爛的內容,我們教的地理一堆都成為歷史,教的歷史許多都是神話,教的公民從頭到尾都是謊言。別在那邊以為每個老師都是黨國教出來的好戰士,要不是課本這樣寫,考試規定那樣考,一堆老師都恨不得把書撕掉自己來教。

    地理不教居住地附近的山川風土,腳下的台灣講的東西也沒很多,倒是中國地理講一大堆,講到學生都在抗議,說中國關我們屁事。老師可以怎樣呼嚨過去?歷史成天說著鬼話,補充教材一堆我們過去聯考年代的遺毒,讀者可知道學生看課本就想睡,聽到真正歷史的面貌全部都醒過來的樣子嗎?公民更好笑,太陽花學運期間公民老師如坐針氈,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個政府不依法行政,支持度低到破表還在自我感覺良好,課本卻把台灣的制度講的超級優良。

     

    Photo Credit: 朝彦 CC BY SA 3.0

    只在乎考試 造就不懂實際狀況、不曉得應變的蠢材

    這個年代早就是網路年代,就算老師不講,一堆小鬼回家上線打電動也會聊天,總是會有人去查資料或是問到跟課本完全不同的東西。當學校教師對學生的疑問嗤之以鼻,或是蠻橫回應,例如「你們還小別談政治」這種鬼話,馬上就可以獲得「學生鄙視的眼神」。

    筆者常常覺得很累,因為很多人在乎的都是虛的,沒人在乎我們到底要給這些小孩什麼。就算教的東西對他們完全無用也不管,即便小孩學的枯燥乏味也沒差,反正重點就是考試考試考試,考上了再說。這種不在乎內容只在乎表現的社會,訓練出來的人就是一堆不懂實際狀況、也不曉得怎麼應變的蠢材。

    考上第一志願又怎樣,因此上了台大又如何,未來比較光明璀璨嗎?還不是給那些財團發30k薪水。你念得要死不活,成為萬中取一的高手,出來面對的竟然是社會整體的指責與譴責,認為你們這些大學生眼高手低不肯實作能力低落OOXX,這種狀況下考試制度可以脫貧?想得美。

    老師也不願意改革 因為觸及自身利益

    至於讀者的疑問,既然老師這麼憤恨,為何不改革呢?那是因為,學校不是為了學生存在,學校是為了老師存在。沒有教那麼多國文,國文老師的出路就沒有了,一但開始要求社會科連結現實,許多老師備課又要多好幾倍的時間,根本沒空出去玩,一旦數理教育實作化,光跑實驗室跟準備教材就翻天了。

    簡單說,各位讀者有發現到,每次改革總是會有一堆人出來捍衛學科權益嗎?他們真的認為古文少背了幾篇,出來就沒有道德程度嗎?說到底都是為了自己而已,當改革會砍到自己的利益時,為人師表者有幾個人願意做出犧牲的?到時候就知道理由會有多少了。

    改革之道:資訊透明化、解放私校辦學

    若讀者要問筆者,教學內容要怎麼改革才有效?筆者的建議向來有兩項。其一是資訊透明化,把每一間學校的師資、教材、軟硬體設備、升學成果,如果要更狠的就列出過去十年的畢業生現在出路,只有當這種指標出現,才會有真正意義的消滅明星高中迷思。

    其二是解放私立學校的辦學,私立學校願意用高薪厚爵挖老師,弄個全明星教學,學費一年收你一百萬,他家的事,反正總有人願意出錢栽培小孩。

    一言以蔽之,兩項改變,為的就是競爭,沒有競爭就不會有進步,大家都會自我感覺良好,相互勉勵互相蓋責任的過日子下去。

    至於教學內容,由於台灣始終是考試領導教學,只要高中考試還是考那些玩意,國中就必定會跟著腳步。只要大學沒有真正意義的各校系獨立自主招生,全部大鍋炒的科舉下去,高中教材就會依照這種模式施行下去,不會有什麼變化。

    但這種改變哪種人反彈最大?絕對不是老師,是那些擔心無所適從的家長。科舉遺毒太深了,我們短期很難改掉,這需要大魄力的政治人物去處理,所以顯然做不到。

    至於老師支不支持改革?沒有人會支持的啦,可以現在這樣每天行禮如儀的教,薪水跟退休金就穩穩地入袋,何必那麼累搞死自己?

    會搞死自己的老師真的都佛心來著,讀者若遇到這種老師,千萬要愛護呵護下去,在家長會裡面力挺到底,改變要慢慢來,千萬別幻想一次就會到定位。


    Photo Credit: BobChao CC BY S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