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人生並沒有那麼的簡單。美國教育體制下考試量不多、偏向多元發展、嘗試,在大學以前,各式各樣的國際競賽有一定的可能性會敗給台灣,但卻在大學後一面倒的完勝台灣。為什麼?台灣無論是數學、化學、物理、生物乃至於地理,都應該讀的比美國還要來得多,為何卻幾乎完敗美國?因為美國的教育下,學生的學習並不死板。近日的例子,台灣寫八股的作文,德國的升學考試中「哲學」這項目,卻是以著台灣大多數學生無法發揮淋漓盡致的題目來讓他們的小還發揮。
教改缺少了什麼?抱怨聯考壓力過大,聯考取消了;抱怨高等教育學校太少,升學率過低,政府也努力得讓技專院校數暴增至兩百多所了;抱怨太重視分數,政府推行了十二年國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改」,教改教改,為何改來改去依舊失敗?
從新聞例子可以略知一二。台灣還保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甚至,台灣的觀念中,什麼分數就該依照分發,去讀什麼學校。聽起來天經地義,想起來卻令人毛骨悚然。為何分數會是決定學校的重大甚至是唯一的依據?一個人如果窮其一生,都是依照「分數」來決定他的去路,那未免也太過於膚淺、草率?
俗話說的好,英雄不怕出身低,但為何台灣的教育觀念,始終沒能願意正視一下這句諺語呢?原因無他,我們怕小孩子受到這句話的鼓舞,毅然決然投入社區高中/職、冷門科系、私立學校的行列,進而失去「贏在起跑點」的機會。可惜的是,如果一個人無法找到自己的興趣進而去深入研究、學習,那有極大的機率,只能默默做著了無生氣的工作,等待退休,偶爾夢個成為偉人的白日夢。
「他是要拚建中的」,這句話道出一個愛子心切的父親著急的心。但,那個兒子真的想讀建中,不對,他真的想讀普通高中嗎?沒人知道。因為早在一開始,他的父親就替他決定了他該走的路了。
言而總之,教改無論怎麼改,如果家長、社會價值觀沒能改變,那永遠是失敗的。如果台灣不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向,那永遠只能在失敗中求那微乎其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