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Insight-國際事務評論網 2014/06/15 發表於 • 社會 • 財經
筆者過去曾討論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特區計畫,這些國家都想藉由局部鬆綁法規,來促進某些重點地區的經濟發展,並配合國家長期的經濟或貿易發展方針。但是,這樣的做法並不能稱之為「產業政策」,因為經濟特區充其量只是一種催化劑,只是為了強化自由貿易的效果。也就是說,如果產業體質沒有先調整好,誤把興奮劑當成解藥在吃,很可能只會惡化病徵。
而台灣的經濟官僚很明顯地把自由經濟示範區當成產業政策,還喜孜孜的想要說服企業與民眾。筆者認為,這象徵我們的政府患了三種症狀,第一是「GDP症候群」,誤把GDP的數字浮動當作現實經濟的唯一依據;第二是「開放幻想症」,覺得自己很強,只要對外開放,產業競爭力就會提昇;第三是「外資崇拜症」,這種症狀跟「洋貨崇拜」很像,就是只要資金從外面流入就好,完全不管投資的意圖或長短。
1. GDP症候群
台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約4,700億美元左右,從政府公佈的數據上來看,貿易依存度超過100%,出口也佔了GDP的6成以上。這樣的數據很常在媒體上看見,似乎暗示台灣不走自由貿易是不行的。但是,在GDP的公式中,出口和進口是要放在一起算的,兩者相減後對GDP的貢獻,可能剩不到一成。也就是說,內需才是GDP的真正環節,如果百姓拿不出錢來消費,簽再多FTA都沒用。
所以,當政府所有政策都在追求「淨出口」的時候,甚至有不少企業大老跳出來施壓政府減稅、貨幣貶值來救出口,其實對於GDP的成長沒有太大意義。因為百姓看的不是GDP,而是物價與薪資。這也就是為什麼馬總統常常覺得景氣明明很好,為什麼民眾感受不到?因為透過自由化與鬆綁的手段,只會使國內財富分配更為不均,即使帳面上有些許成長,但不解決就業與中小企業衰弱的問題,民間的景氣永遠不會轉好,最後是愈來愈多的人把錢拿去保值而不是消費。
2. 開放幻想症
有夢最美,政府在「自經區條例」中,企圖以行政命令跳過現有的法律限制,開放了外籍人員、醫療、農業與金融,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六海一空(包括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蘇澳港、安平港及桃園航空城)及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成為率先適應自由貿易衝擊的地區,間接擴大台灣全島的產業轉型。但筆者必須毒舌,這些做法所創造的經濟效益,能回饋到民眾身上的部份,微乎其微。
Photo Credit: Hsiao-Chiang Cheng CC BY ND 2.0
首先,法規鬆綁不意味外資一定要在你這邊設廠,如 果你的人力不夠便宜、或消費力不夠強、甚至週邊的產業鏈或學術圈無法提供良好技術支援,外資還不如直接到東南亞或中國,不一定要來台灣,這就是當年韓國仁川自由經濟區的問題,在都市造鎮上很成功,但在招商上接近失敗,產生廠辦閒置地過多的問題。
其次,這種開放政策雖然表面上以「前店後廠」的說法掩飾,實際上自經區所生產的貨品,其供應商不一定來自台灣,自經區很可能只是方便某些台商裝配產品的地方而已。例如中國的農產品經過台灣包裝後成為台製商品售出,日常用品可能只剩外盒和標籤是由台灣製造,於是MIT(Made in Taiwan)變成了AIT(Arranged in Taiwan)。
長期而言,這種做法根本對於台灣的技術發展或就業機會,沒有太大的幫助,過去的加工出口區至少是以台灣為生產基地,在如今生產外移的現狀中,政府卻沒有思考如何讓台灣人坐穩技術中心或創業基地,反而用政策鼓勵商人「掛羊頭賣狗肉」。更不要說開放大陸與國外勞工的進駐,對原有就業困境的惡化效果。當前各國的特區政策都在著重「創新」與「創業」,但台灣卻在擴大「創傷」。
3. 外資崇拜症
從國際關係的理論中發現,兩個對立國家間的投資,不一定會緩和彼此的衝突,反而成為要脅對手的把柄。例如近期的美國因為烏克蘭事件,而對俄羅斯展開經濟制裁,逼迫俄國承諾不入侵東烏克蘭。從這個角度,也可思考台灣與中國間的經貿關係,是否有可能成為中國對台灣「以經促統」的要害。但台灣在這樣大是大非的國家安全立場上,卻似乎視而不見。
另一方面,政府也完全不理會外資進入台灣的意圖為何,除了統戰以外,外資的目的也可能是房市炒作,或是玩弄匯率。但真正會產生經濟效益和就業效果的作法,是鼓勵創投基金與外國投資設廠(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只是我們無法在現有的自經區條例看到相關規範或計畫。
最後,具備三大病徵的開放政策,可能形成區內外廠商的不公平,懂得進駐區內的廠商,搞不好就是在大陸混不下去的台商,回來繼續享有租稅、土地取得、法規等優惠,甚至可以恣意進口外勞。
雖然政府告訴我們這些開放都會由「主管機關以法律訂之」,但目前相關法律都尚未立法,形同無限的政府裁量權。未來區外廠商追求的不是技術成長,而是如何加入區內特權的裙帶關係。難道這是我們要的產業升級嗎?台灣人不應該容忍如此粗糙的政策。筆者也並非反對自由貿易,而是反對劣質與貧富不均的貿易政策。
本文獲洞見Insight-國際事務評論網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Photo Credit: Luke Ma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