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會考、聯考,該洗牌的台灣教育。

    發表時間:
    會考的誕生非但鮮少聽到有人給予祝賀,反而是一面倒的批評聲浪,並有不少家長開始緬懷聯考制度。在聯考制度下,只要認真讀書便可讀到好學校,便是找到好工作的門檻-至少在當時,是這樣的。聯考時期的升學率並不高,於是能考上第一志願的便是「菁英」中的「菁英」;會考、學測、統測的年代,高等教育氾濫,人人皆有高中職、大學念。於是乎,便不是完全以成績論來看待未來要讀的學校,考量多了師資、設備、環境、自己的想法……等等。

    聯考的體制下,學生擁有特定才華對於升學並無太大幫助,卻也因此確保了高等教育的素質,以至於「讀大學就有前途」的社會觀感日漸重要。過去的升學率低,一試定終身的壓力下,大多無心讀書的人在高職甚至國中讀完便當學徒學技藝去了,留下的便努力的為「聯考」拼命的人們。;會考、統測、學測的制度下,「大學」與「高中職」早已供過於求,各個學校無一不努力發展出自己特色,期盼能吸引學生就讀。這世代,「選學校」便是最重要的課題。

    玲瑯滿目的學校,「選」出自己心中最滿意、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學校是二十年前的台灣怎麼想也想不到的。「讀書」,不再是唯一成功的道路,但卻也不可忽視。但各有其志,於是在這供過於求的現代,高中職便致力於確立自己的發展定位,如升學為主的高中職主打國立大學/科大升學率、科展;學生學業較為弱勢的學校主打產學合作、強化就業能力、落實技職教育……等等。大學亦同,較有學術基礎的學校以理論、實驗等學術方面的優勢來吸引學生就讀;學術基礎較為弱勢的學校以減少產學落差、畢業即就業等口號吸引學生就讀。如何戳破口號,了解優劣作出「選擇」,便是難題。

    現今大專院校159所,高中職教育機構也多到超過需求量,這樣的教育有好有壞,不可避免的是得來一場大改革。充斥著科舉制度思想的台灣,該改革的不只是學校本身,更是學生、家長的價值觀。如何讓尚在摸索、學習的學生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找尋自己喜愛的事物並願意鑽研,進而在該方面獲得成就,並順利升學/就業。這應是因應時代變遷所該建立起的價值觀,但現今望去,我們看到的是家長壓著小孩去學習一堆才藝,求「量」不求「質」,亦無心理會、發掘小孩在哪一方面的表現較為出色,而是期許小孩樣樣精通。這樣的結果,讓探索變質成一種壓迫。

    結束國中階段之際,勢必得面臨高中職這兩個理應截然不同的選擇。過去,讀書能力較差者皆以「高職」為主要發展方向,而有能力讀書者,則往「高中」邁進。教改至今,似乎這樣的觀念仍存,仍以「讀書」能力的好壞去決定一個小孩的方向為主,書讀的好卻按照自己興趣選擇「高職」者的比例雖穩定增加,卻仍是九牛一毛,且就算是走「高職」路線,也是選擇明星高職居多。「升學」一向是台灣人最關注的議題。

    學歷貶值的年代,教育部該作的並不是大砍所謂的三流學校,而是輔導讓經營不善或辦學不佳的學校退場、降格外,監督外界所稱的「三流學府」去發展出屬於他們的「實務」特色,落實以實作導向代替理論導向,建立起三流學府的「品牌」,讓「學術」與「實務」的特色強化,並促進學校間的合作,讓社會觀感漸趨轉向正面肯定,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品質,何樂不為?

    筆者認為,教育部應可建立一套制度或修改現有技優入學管道讓偏向「實務」導向的高等教育機構,能在選擇學生方面以80%「實作」合格入學、20%透過原有統測/學測的制度入學,讓實務能力強的學生能無後顧之憂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並避免實務能力強的學生透過現有「技優」管道升上大學後,因學術能力不佳而影響發展。也讓學業成就不慎理想但還算可接受範圍內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實務導向的學校來習得一技之長。至於不願付出心力於實務方面,亦不願意將重心放在學術之高中職學生,應因學術成績不理想、實務能力不佳而僅止於高中職學歷,確保高等教育之水準。

    說得天花亂墜,不過就幾個重點:因應時代變簽,讓人民建立新的價值觀,促進各高中職學生素質降低落差並於在校提升學生素質、修改大學技優入學辦法或重新建立、輔導監督被稱三流學府之教育機構建立獨特的「實務」導向,強化實務與學術學校的特性並促進合作。這樣的期望或許也僅僅只是理想,但筆者仍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台灣教育能讓「大學生」素質是在各個領域皆有一定水準的,而非人人皆是大學生,卻讓大學生淪為無工作能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