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淺談十二年國民教育

    發表時間:

    記憶中,在國中畢業前的那一年,老師們不斷的提起「十二年國教」與「教育會考」的字眼,並解釋分析著這項政策。還記得,當初上網去進一步了解這項政策時,似乎宗旨是消弭明星學校、集中升學制度,推廣適性揚才……等理念。當時的我心想,若這些真能做到,那或許對台灣的教育體制,會是全新的一頁,對於我們小孩的未來,也將不只局限於test

     

    然而,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知不覺中早已畢業且第一屆會考成績也公布,考完後的新聞,不停圍繞於「第一志願」、「比序」等問題上,似乎十二年國教的精神什麼的,都成了過去式-又或者,它不曾存有。

     

    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理念,應是提升後段學校學生之素養、減少前段學校與後段學校之差距,用意良苦值得肯定,但在國民平均觀念仍守舊的現今,那些期望便成了紙上談兵。教育部一再讓步的結果,會考、十二年國教無疑成了換湯不換藥而了無新意的政策,非但苦了基測後的學子,更促進了補教業的風氣。原先只要考好基測即可的學生,變得不但要為了升學而當志工、多才在身、參與各式競賽外,還要有良好的寫作水準。上述所多出的項目,皆成了學生的負擔外,更讓補教業者虎視眈眈,坐等賺上一筆可觀的錢財。

     

    攤開台灣的教育發展史,日治以來逐漸提升國民識字率,在民國四五十年左又廣設高等教育機構如高級中學、職業學校等,提升國民素養之餘更默默形成堅不可摧的基石,開創經濟奇蹟。事過境遷,走過一甲子後的台灣教育,面臨著高等教育不再也不該繼續獨尊之際,根深蒂固的觀念與紙上談兵的詬病阻礙了發展。

     

    學術理論與現實,往往會有一段差距,而裡想與現實亦同。撇開執行成效、國民普遍價值觀等等,十二年國教或會考的核心理念沒有太大的問題,也十分令人期待能進入一個不再獨尊儒術、發掘並鼓勵學生往有興趣與天賦的領域發展的大同世界。而這樣的期盼,並不是夢想,只是當務之急,便是認清「學校」的意義。

     

    學校之所以有等級之分,無非與招生時的門檻有關,這又牽涉到社會普遍的觀念問題。社會需要精英份子,更需要給予浪子回頭的機會,於是我們看到各縣市都默默發展了一套屬於它們境內的高中職志願順序。彷彿只要無法擠進明星高中/職,甚至無法擠進國立高中/職,人生就毀了一半。而學校的意義,是因升學率而定嗎?筆者認為絕對不是。學校的意義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與判斷能力,並培育各領域的專業人才。升學是其次,而品性卻是當務之急,但在升學主義盛行的台灣,卻本末倒置,令人不勝唏噓。

     

    如果說學校爛是因學生素質差所產生的觀感,那十二年國教,正是要剷除這些負面觀感,將整體素養提高,該作的應是讓全國面臨新政策的家長與學生能接受這樣的核心理念,摒棄固有思維。這才是我們該期盼的結果,但政府並沒能做到,直至今日,家長學生所擔心的仍是能否用分發的方式進入明星高中職就讀。的確,台灣需要金字塔頂端的人才,但在特招占了50%甚至更高的情況下,自認有能力成為頂端者的學生或其家長,應去爭取特招的名額,而非期盼分發能與基測一樣「公平」才是。

     

    總而言之,十二年國教各有利弊,我們期盼經由國民教育的延長、核心理念的改變,讓腐朽已久的台灣教育能展露出一線生機,將台灣人的素養帶到更高的層級去,而不是因十二年國教而讓素養降低、教育體制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