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頁 >   > 

    三貓狼鬥狐狸花

    發表時間:

    (註 

    故事中兩位人物都是我在網路的知交  

     

    呵呵  我直接把他們倆的聊天內容貼來了

    誰對誰錯不是重點

    不過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有一天狐狸花說


    我倒是認為,現在台灣的經濟市場
    要檢討的地方太多了,
    根本上的問題,還是在於短視
    教育制度上的短視,就從填鴨式教育開始
    小孩從一開始,就被壓迫著為了考試而唸書,唸書就只為了考試,完全沒有自我思考的空間
    講什麼五育均衡,講難聽點,根本就是他媽的屁
    這種觀點,埋沒了多少孩子的潛能,把時間浪費在一堆沒用的事

    到了國中,這種情況越明顯
    現在清一色的國中生,壓根不知道自己的興趣與志向,完全不知道以後的路要往哪裡走?
    再加上高中技職教育邊緣化,讓這些國中生只能往普通高中走,然後再往大學走
    根本就是綁架

    好了,考完大學放榜,問問那些大學新鮮人
    有多少人清楚的知道「為什麼要唸這個系?」
    答案大都是,人家說這個科系有發展、人家說這個學校好...
    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規劃,沒有想法

    再加上,從小學開始被壓迫,一直到高中畢業,總共 12 年被壓迫的日子,到了大學完全解放
    幾乎可以說是大學玩四年,然後一事無成
    搞到最後,以往把大學文憑視為就業保證的時代,
    到了現在,在大學普遍化,技職邊緣化的現在
    大學畢業生,根本就比不上一個成衣廠的女工...
    還有什麼立場,要求企業主給他多少薪水??

    說難聽一點,有太多大學畢業生,只覺得企業要負起社會責任,要給大學生多少起薪
    卻完全不省視自己,到底自己該付出多少?
    自己該怎麼樣讓企業主心甘情願的從口袋裡掏錢出來??

    微利時代下,企業主對於成本控制相當在意
    人力成本是企業營運成本中,佔了相當大的一部份
    但商人,畢竟在商言商
    無利可圖的情況下,他們一毛錢都不會願意出
    但如果讓他們看到有利可圖時,他們就會評估成本效益,精算成本與獲利率
    當值得投資時,他們眉頭縐也不縐一下,就直砸錢下去了
    所以,職場就業,不要只是怨薪水太低

    這個國家的就業環境,就像是一個大賣場
    職場裡的員工,就是賣場裡的商品,而企業主,就是逛賣場的顧客
    當顧客認為這些商品對他沒有任何吸引力,或者 CP 值不高時
    自然不會選購這個商品

    當這個商品在這個賣場銷售不佳時,自然就會被淘汰
    而現在賣場老闆 (國家) 一味的要調漲賣場裡的商品售價
    你覺得顧客會欣然接受嗎??  當然不會...

    除非這個顧客賺很大...

    所以,說穿了,學校教育與心理教育,才是造成現在這種情況的根本因素之一

    我可以想見,台灣以後不論是跟中國統一,或是變成第 52 洲
    在現在這種教育體制之下,根本完全沒有競爭力可言...







    三貓狼聽見了   則說


    扯懶蛋的事

    有多少大學生是揹著一身債離開學校的?
    現在的大學生一堆都要在平常的時候打工
    你以為還在由你玩四年的年代嗎?

    2000年以前的大學生確實普遍都有由你玩四年的情形
    但是回過頭來講
    人生求學過程當中
    最精彩的階段往往也正是那個時候
    小學國中 高中
    一直都是在死讀書
    也就唯有在大學時期才能夠得到更平衡的發展
    就算是玩
    也得發展出學習人際關係出來
    而不是知識
    你這種教育理論是很糟糕的
    大學本來真正的目的
    就是在自由學術風氣下
    去培養出每一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知識已經不是主要的東西了
    真正沒辦法適應職場生活的
    反而是那堆還在大學裏繼續讀死書的那票書呆子
    所以憑這一點你的話叫做自打嘴巴
    你這是什麼心態啊
    真的很欠人罵下去

    2006年以後的大學生
    每個剛考進大學之後
    就已經在煩惱大學念完後畢業就是失業的情形
    有多少人是靠著駝鳥心態
    繼續拼碩士拼博士
    他們反而把讀博士當成延緩就業的一個方法
    一種逃避進入職場的方法
    這才是事實
    OK~~~~~~~~~

    只有你還繼續被那群替政府發言人騙
    從不是真正進去大學校園裏去真正了解

    欠罵

    六成的大學生畢業前就要自己扛下近百萬的學貸債務
    麻煩你先把這件事看清楚再講

    這些扛學貸的孩子
    你怎麼不去看看
    有多少人在當建築商的人形廣告看板?
    有多少大學生在四處發傳單?
    有多少學生在加油站打工?

    拿一堆不是真正事實的事情出來講
    過份...丟臉...........

    你以為阿特他們跑澳洲打工是為了什麼?
    你以為貓頭鷹遠赴加拿大是為了什麼?

    就只會躲在企業裏頭聽那群企業主洗腦嗎?
    就只會說這群年輕人是草莓族
    沒有抗壓性嗎?

    一些年輕人初進工作職場
    會辦不好事
    是因為從來就沒有人肯好好的帶他們
    只會一味的要求他們負責
    問題是............
    給過他們什麼職場輔導?
    學跟用之間的落差那麼大
    有多少人一開始就可以有辦法適應得起?

    我帶的團隊常常都是一些剛出社會的年輕人
    我從來沒有給過他們任何三個月之內要完成的目標這種事
    而是每一天要求他們做一出一些指定的成果
    每一天一個進度
    而且一定是可以完成得了的
    明知道那些進度換做我來做一個小時就可以搞定
    我還是一對一的這樣子慢慢的帶
    花半年的時間由慢而快的去調整他們
    最後讓他們懂得去規劃一個案子應該從哪開始下手開始做

    而其他的主管是怎麼帶人的?
    三個月要完成什麼目標
    然後就放手不管
    當然這堆年輕人沒有人做得出來
    通通都是一堆問題

    所以到後來
    公司的新人一律都變成我在帶
    而且還不是只有RD而已
    連行銷企劃的新人也交給我帶
    連QA也是
    就連MIS也是

    因為我懂得把大的目標
    切割成每一天都能夠有進度的小目標
    我的孩子們
    每一天都可以準時在七點左右就下班
    因為我不希望他們每天都掙扎到10點11點以後
    隔天才在那邊睡不飽做不好事情

    不要講那種完全沒有解決辦法的屁話
    企業主將本求利是難免的事
    可是搞低利潤的做法卻是該檢討的
    為什麼台灣現在那麼多的企業還在玩代工?
    這種代工業本來就在台灣生存不下去了
    而且也不適合繼續發展下去
    該轉型走精品路線打自有品牌的路不走
    而反過頭來卻一味的在壓榨勞力
    這是當經營者的人該死
    不是去罵這群新鮮人

    還在那邊講微利時代?
    我呸
    簡直就是小農心態

    台灣本來就不利製造業生存
    原料就貴
    不是別的原因
    因為所有原物料都只能靠進口

    簡單的數學邏輯
    假設每一公噸的原料只能製成半公噸的半成品
    假設每一公噸的半成品只能夠製成800kg的成品
    如果原料每一公噸原產地價格1萬USD
    但是運費卻要6000USD
    那你光光原物料進口成本至少就要1萬6USD
    這還不含關稅
    光光製成半成品的原料成本
    就相差了快一倍
    當然利潤就會大幅縮水
    當別人跑去原產地設廠做半成品的時候
    你怎麼去跟別人打價格戰?
    別人充其量
    每一公噸半成品的出廠價可以跟你殺到兩萬USD
    而台灣呢?
    光光進口成本就已經3萬2USD
    給你再算運費下去好了
    2萬USD+6000USD
    成本才2萬6
    如果要直接做成成品
    拿2萬6一噸的價格來做800kg的成品也遠比拿3萬2一噸的價格來做800kg的成品要來得省很大
    關稅事實上影響要跟運費的影響一起比一起看的
    因為到最後的結果
    解決了關稅不等於解決了運費成本

    要跟我玩數字?
    開啥美國玩笑啊
    好歹當年我在學校也學過經濟學 行銷學 作業研究....一些商業科系的科目
    邊際成本怎麼計算 
    我比一堆人還清楚

    當初1970年代台灣的製造業能夠有辦法存活
    主要是因為日本
    因為當初的代工業很多都去日本取經
    去日本挖人才來訓練台灣人做
    很多事情在當初是因為有那群日本人的幫忙
    使得台灣代工的產品 品質足夠讓歐美國家肯定
    所以才會勝出
    才會爭得到訂單
    因為當年無論是東南亞各國
    還是南韓
    都是因為品質不行
    才輸給台灣的
    在相近的價位上
    台灣即使比韓國高上兩成
    可是在產品良率上
    卻遠勝他們
    所以當初才會有訂單出來
    早年大陸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
    雖然許多產品在價格只有台灣的1/3
    可是因為一用就壞
    所以台灣還接得到訂單
    可是當大陸在品質上只有差台灣一點點的時候
    大陸的價格優勢就完全把台灣的品質優勢給抵消了
    於是大陸的外銷訂單也就開始多了起來

    想當初十八年前
    我在珠海的時候
    一顆同樣型號的功率晶體
    台灣一顆要價220
    大陸一顆才10元人民幣
    可是台灣的
    連續燒機一年不會壞
    大陸的雖然才10塊人民幣
    卻用不到三個月就掛
    台灣當年還能夠在電子產品上有訂單
    是因為這個因素
    但是現在呢?
    台灣貨跟大陸貨, 使用壽命差不多
    外國人當然轉向大陸
    講得更難聽一點
    跟台灣下100k pcs的貨可能要等3個月才交貨
    跟大陸下100k pcs的貨 隔月就可以交貨
    台灣連交貨期都輸給大陸
    還能怎麼玩?